不過,原計劃在9月20日舉行的投標會推遲到了10月8日下午,據當地一位了解重組進展的知情人士稱,當時就是因為順風光電這匹黑馬臨時殺入而延期的,在這天下午,決定尚德這家昔日明星企業破產重整命運的投標會議在無錫新區召開。
讓人意外的是,上述已對無錫尚德進行了盡職調查的四家企業均沒有出現在這次投標的現場,最終參與競標的只有順風光電和無錫國聯集團,而經過管理人小組對兩家的報價和方案進行綜合評分,最終順風光電勝出。
對于其他幾家企業的出局,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主要是因為上述幾家報價太低,“無錫政府對接盤者的要求是出資不能少于25億元,但實際上,上述幾家的第一次報價均沒有超過10億元,無錫政府顯然不能接受這樣低的價格。”
據記者了解,天合光能等光伏四家企業之所以報價較低,一方面是擔心無錫尚德沉重的債務負擔,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自身企業的資金已經頗為緊張,一直處于虧損之中,在自身負債頗重的情況下,難以出巨資收購。
作為入局者之一的天合光能,以其今年的表現,也難以承擔無錫尚德的巨大債務問題。財報顯示,2012年,天合光能營業收入為13億美元,同比下降36.7%,凈利潤巨虧2.66億美元,與2011年凈虧損3780萬美元相比,下降幅度超過85%,實現毛利潤5720萬美元,同比大降82.8%。
2013年以來,天合光能的情況并沒有好轉,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2.602億美元,同比下降25.6%,凈利潤虧損6370萬美元,而2012年同期其凈利潤虧損為2980萬美元,虧損額擴大超過一倍。
無錫尚德一位人士分析說,按照無錫政府的方案,將優先考慮江蘇省內的企業,這也符合省里的既定方針,而這就意味著,英利集團、中國西電、北京普天新能源這三家企業因為總部不在江蘇而無法獲得支持,在一開始就已淪為配角。“政府比較看重總部在江蘇的天合光能和無錫國聯集團。”
上述人士表示,上述幾家企業不僅報價低,而且提出了讓無錫政府兜底債務的要求,這自然是無錫政府所不能答應的,政府不可能用財政幫一家民企輸血,無錫政府希望新進入的收購者能用市場化的手法處理債務,“比如債轉股,延長貸款周期等形式,但最終沒有一家企業接盤,他們擔心無錫尚德沉重的債務反而會拖垮他們原來的主業。”
該人士說,無錫政府很希望無錫國聯能接盤,而且如果到最后,若無其他投資者競購,無錫國聯仍將作為唯一的接盤者,無錫國聯接盤也可以實現在無錫本市內的資源整合。“無錫國聯對無錫尚德也頗為感興趣,但也考慮到債務和未來的盈利問題,因此他們的報價合理但并不高,而順風光電的條件看起來更優惠,所以成功入局參與競購,但無錫國聯至今仍沒有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