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堪憂:兩億元企業三折出售
在占學勤看來,今年光伏企業似乎有點好轉的跡象。他告訴記者,盡管拉單晶硅的業務基本停產,但目前全縣有13家企業已經開工,有一兩家好的企業還處于滿負荷生產。所不同的是,它們僅僅是在做硅片切割的加工業務。
開化縣工業園區企業科汪科長告訴記者,整個園區,原來有48家光伏及光伏配套企業,目前只有10家企業開工,1—9月份,光伏企業總產值每月3600萬元左右。
“其實這都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光伏企業的命運。”吳德勝告訴記者,開化企業大都是做拉單晶硅的,切片只是一些輔助業務,在整個投資中也只占很少的一部分,有的甚至只有一兩臺切割設備。
光伏企業投資往往比較大,一臺單晶爐起手就得七八十萬,而一臺多晶爐得300多萬,所以很多企業除自有資金外,還有大量的銀行貸款。吳德勝告訴記者,在當前的困境之下,光伏企業不僅要頂著來自市場的壓力,更大的還有來自銀行的壓力。
吳德勝坦言,企業開工,說白了,其實主要還是為了做給銀行看。他說,企業不開工,別說再貸款,就是原來的貸款銀行也會逼著還的。另外,設備長時間不使用也不行,迫使你不得不開工,還有不開工意味著職工留不住,一旦光伏產業復蘇,招人也招不到。
一位當地銀行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只有企業開工生產,銀行才會不抽走貸款,企業才能保證基本的資金鏈不斷裂。否則,銀行也沒法交代。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光伏企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公司2011年的產值是4億多元,去年是2億多元,今年1—9月份只有1億元。目前也只有切片加工業務,多晶硅生產到6月份全部停產了。
最讓占學勤擔心的還不是企業虧損,而是光伏的寒流還要持續多長,企業還能堅持多久。他告訴記者,如果這些光伏企業的設備長時間不用,之后又沒有技術突破的話,那么開化全縣光伏企業750臺拉單晶硅的爐子將全部淘汰,那損失就太大了。整個開化光伏企業投資超25億元。他說,高峰的時候,一臺多晶硅爐子需要300萬元,現在只要120萬元,貶值貶得太快了。
就在不久前的9月6日,開化縣人民法院頒布破產公告,開化光伏龍頭企業——浙江嘉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進入破產清算,這給一直在陰霾中的光伏企業重重的一擊。
嘉毅能源是開化縣唯一一家有太陽能電池的生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