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太陽能變得越來越廉價,專家預測,太陽能行業將迎來一個全球性的繁榮時期,并將顯著地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德國之聲DW采訪了著名的太陽能專家EickeWeber,并對太陽能行業的廣闊發展前景進行探討。
DW:太陽能有哪些潛力可以阻止全球氣候變化災難?
EickeWeber:毫無疑問,太陽能,當然還有風能,有解決轉變全球能源系統結構歷史任務的巨大潛力,從而可以避免氣候災難造成的嚴重影響。但是我們必須盡快行動并且勇敢無畏的向前進。
當前,我們每年排放大約300到350億噸二氧化碳氣體。而在全球氣候溫度上升2℃前,地球大約還能承受7000億噸的排放量。我們能否馬上采取行動就顯得極其重要。一個好的方面就是這個行動啟動現在變得劃算了——因為太陽能變得越來越廉價,其發電價格甚至只有柴油發電價格的一半。而且和其他化石燃料相比,也顯得越來越有競爭力。
DW:那么,我們現在就可依賴市場調節能力來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了嗎?
EickeWeber:不行。向可再生能源的過渡是在搶傳統能源商的飯碗。在過去的時間里,我們已經認識到這是不可能成功的戰役,不管是在德國,還是全球。而且傳統能源供應商在有計劃地破壞氣候議題。我們必須清楚:向可再生能源過渡的勝利是必然的,但它也會產生失敗者。失敗者必然不會愿意接受特權被剝奪。
DW:太陽能變得便宜有什么意義?
EickeWeber:晶體硅太陽能電池技術得益于數十億美元的微電子產業的廣泛發展。20年前,1KW的太陽能成本是50歐分,而在德國現在只需要10歐分——而在整個太陽能行業中則在5-8歐分之間。因此,在世界范圍內,我們能夠與化石燃料形成競爭,而且,它還在變得更便宜。現在有許多國家已經擺脫了對化石燃料進口的依賴,我們現在甚至能在自己家里發電。
DW:現在正在發展的太陽能技術有哪些類別?
EickeWeber:現在令人振奮的發展技術中有透鏡技術,也就是所謂的聚光光伏(CPV)這項新技術已經投入市場,而且每年增長好幾倍。雖然現在就已經很有競爭力,但它其實還有潛力可挖。而且在生產這種電池的圣迭戈地區,已經建立了一個300MW的光伏發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