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扮演了什么角色?
特別是在組件的生產過程,我們看到自動化進一步增加,但至今還只被半自動化,如焊接或接線盒的粘接。我們有滿足不同生產步驟高要求的在線檢測系統,這是自動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中國仍然主導著需求?
需求仍主要來自亞洲,不僅來自中國,也來自臺灣,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我們也看到在那些供應本地市場的需求,如中東、北非地區和拉丁美洲,以及其他地區。印度也有很大的潛力,但那里電池的生產有相當平緩。在歐洲我們還是看到了一定的需求,我認為歐洲市場不會完全消失,盡管下一步的市場戰略對我們來說是絕對重要的。
德國光伏設備制造商在2014年出口份額將會有多高?
我認為我們的出口份額將保持約80%-90%。
光伏設備制造商開拓這些新的市場是不是很困難?
德國設備制造商傳統上是出口導向型的,在這方面,新市場的開發對我們的成員來說也不是那么不尋常。雖然光伏制造在一個新的市場可能只是最小規模,特別是電池生產。小產能組件生產已經很有競爭性,本地化生產已經很正常,這尤其適合于不同的氣候帶。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將在每一個新的光伏市場看到本地制造業。
你如何看待那些本國立法規定?
我是相當懷疑。國內法規的內容往往不利于該行業提高競爭力,在印度是顯而易見的。并非所有國家有以建立本地光伏產業的要求,最重要的是經常有的政治上的不確定性。我們作為一個貿易組織都贊成自由貿易。
其他行業,尤其是汽車行業,正越來越多地在國外生產,主要在中國。在光伏產業你也看到了這一趨勢?
幾個光伏設備制造商,如曼茨,施密德, Teamtechnik和徠斯機器人已經在中大陸國及臺灣生產。但德國的光伏產業仍然落后于其他行業用的雙業務模式。從汽車,化工等行業的大玩家由于其規模大,可以更容易地在國外建立生產基地,來自光伏行業小型和中型企業則較難。此外,對德國光伏設備制造商產生需求的高端市場也,也有本地的競爭對手。
中國在專利保護領域的進展如何?
我們看到在中國專利權利要求部分的執行取得一定進展,因為中國國內制造商都渴望保護自己的業務,市場越來越大。但總體專利保護在中國仍然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我們建議我們的會員,在歐洲保持他們的關鍵專有技術。
從你的角度來看,什么是將保持德國光伏設備制造商的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關鍵是要始終走在創新和研發的前沿。出色的本地服務也是必不可少的。本地服務團隊可以隨時靈活地做出反應,并獲得信任。關鍵是要多樣化,并有其它的收入。多樣化也對技術內部傳輸也有好處。其他重要的成功因素包括提高生產和物流效率,采購成本的降低,能耗得降低,新市場的戰略發展,與研究機構的合作,并與客戶和其他廠商的合作。交叉文化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來自中國等國家的經驗并不是暗示到其他國家也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