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飽經“雙反”折磨,卻又因政策春風而否極泰來的中國光伏業可謂經歷了“大悲大喜”。
1月13日,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將2014年新增光伏裝機量設定為14GW,較此前的12GW目標上調了17%。而2013年光伏實際完成裝機9.5GW,14GW將比9.5GW實際裝機規模增長近五成。
受此統攬全局的利好政策影響,1月15日,光伏股愛康科技、航空動力、陽光電源漲停,鑫富藥業、隆基股份大漲8%以上。光伏界更是一片歡騰,對光伏的美好未來充滿了信心。
政策給力
今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提出,2014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14GW,較此前的12GW目標上調了17%。其中,分布式電站為8.4GW,占比60%;地面電站為5.6GW,占比40%。
不僅如此,工信部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研究員江華表示,國家今年將有多項措施保障推動分布式光伏發電發展,光伏業兼并重組意見正在制定,不久將發布。而包括電費結算、資金補貼等多項保障措施也在研究中。
有媒體報道稱,光電建筑應用委員會已初步完成《太陽能建筑應用企業行業登記管理辦法》、《光伏建筑應用技術導則》等相關文件的起草工作。而這些相當于開啟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市場的“鑰匙”,或將于今年2月份陸續“交付”。
而仰仗明確的度電補貼、銀行貸款態度的轉變、資本市場的推崇等,始于2013年下半年的“裝機熱”直接引發了組件、電池板的“銷售熱”,如今已愈發完善的地面電站商業模式,令置身其中的業界領頭羊們率先嘗到了復蘇的甜頭。
2013年第三季度,阿特斯盈利2769萬美元,結束了連續數個季度的虧損狀況;天合光能實現盈利1000萬美元,2012年同期則虧損5700萬美元,這是其兩年來首次實現季度盈利。此外,晶科能源、海潤光伏、東方日升等光伏企業均在第三季度實現了歷史性扭虧。
阿特斯全球市場高級總監張含冰感慨地說:“總算挺過來了!”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也表示:“盡管還有一些企業在虧損,但是在各種政策的刺激下,光伏制造業確實在恢復。”
光伏電站龍頭航天機電副總經理王慧莉稱,2014年光伏裝機目標規模提高至14GW將增加下游需求,利好公司電站轉讓、電站EPC、組件銷售等業務,2014年業績有望繼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