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環評手續仍在辦理中、項目建設分批展開,150MW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也不可能用3年,太長了,我們一般只用幾個月。”某光伏企業人士向記者表示,“這說明它很可能還沒有拿到相關批準(并網批準、補貼配套等),或建筑還未建成。另外,項目投資全部采用自有資金(含定向募集資金)也是不符常理的。這很有可能因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拿不到銀行貸款。而一個無法貸款的項目,等于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資金利用率,這對二級市場投資者而言,是不利的”。
相較商業模式更為清晰、簡單的地面電站,分布式光伏發電目前還面臨著電費收繳難等諸多不確定性。而這不得不令人們為中天科技[2.98% 資金 研報]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成敗“捏一把汗”
2月18日晚間,A股上市公司中天科技發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提及公司將以不低于10.43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不超過2.17億股,募集不超過22.6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投資于南通經開區國家級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150MWp屋頂太陽能光伏發電等4個項目。
值得關注的是,時下頗為時髦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投資占據了中天科技擬募資總額的近6成,達13.5億元(投資金額均來自于募集資金);而其余海纜系統工程項目、新能源研發中心建設項目、高溫超導技術研發項目僅分別擬占用募集資金5億元、6000萬元和5000萬元(另有3億元計劃補充流動資金)。
中天科技公告還顯示,該分布式光伏目前已取得南通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針對一期35MWp出具的備案通知及針對二期115MWp出具的備案通知,而即便如此,該項目的建設周期仍需3年之久。
“哪怕是環評手續仍在辦理中、項目建設分批展開,150MW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也不可能用3年,太長了,我們一般只用幾個月。”某光伏企業人士向記者表示,“這說明它很可能還沒有拿到相關批準(并網批準、補貼配套等),或建筑還未建成。另外,項目投資全部采用自有資金(含定向募集資金)也是不符常理的。這很有可能因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拿不到銀行貸款。而一個無法貸款的項目,等于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資金利用率,這對二級市場投資者而言,是不利的”。
那么為什么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拿不到銀行貸款呢?原因是,相較商業模式更為清晰、簡單的地面電站,分布式光伏發電目前還面臨著電費收繳難等諸多不確定性。而這不得不令人們為中天科技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成敗“捏一把汗”。
項目收益面臨諸多不確定性
如中天科技公告所言,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我國太陽能應用市場著重發展的方向。但由于政策配套尚不完善等原因,其成長并不像光伏地面電站那般迅速。
首先,相對地面電站依據日照、電價補貼等關鍵數據,即可相對準確計算出的發電量、回報率,分布式光伏卻存在著峰谷平電價間、自發自用與余電上網間的諸多變量,致使其投資收益存在不確定性;其二,屋頂的使用權和所有權可能歸屬不同的所有者,各自有不同的利益訴求,三方關系難以協調。同時,25年內(光伏組件商質量承諾期),業主需拆除建筑物或轉讓他人等不確定因素,都可能直接引發項目產權的風險;其三,終端用戶會否發生停工歇業,轉產或廠房轉讓后下一個用戶是否能維持同樣的用電水平,都會影響項目未來的盈利。簡而言之,目前業界還沒能看到一個合適分布式光伏發展的商業模式、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