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
。ㄆ撸﹪栏窨刂菩律蠁渭償U大產能的多晶硅、光伏電池及組件項目。
光伏制造企業應擁有先進技術和較強的自主研發能力,新上光伏制造項目應滿足單晶硅光伏電池轉換效率不低于20%、多晶硅光伏電池轉換效率不低于18%、薄膜光伏電池轉換效率不低于12%,多晶硅生產綜合電耗不高于100千瓦時/千克。加快淘汰能耗高、物料循環利用不完善、環保不達標的多晶硅產能。
。ò耍┘涌焯岣呒夹g和裝備水平。
結合我省光伏產業的發展特點,合理選擇技術路徑和產業路線,圍繞提高轉化率、降低綜合發電成本,優先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光伏企業開展新型高效光伏電池材料、大型并網逆變器、高效蓄能電池、建筑光伏構件等技術攻關,重點解決光伏應用工程中存在的系統優化集成、建筑一體化、智能并網等技術難點,提升核心競爭能力。培育一批為光伏產業提供配套服務的中小微企業,使其在引進、消化和吸收國際先進成果的基礎上,開發適用的光伏系統優化設計技術,優化系統配置,使光伏系統具有自動控制、監測、數據采集和傳輸、信息顯示等先進的技術性能。
四、規范產業發展秩序
。ň牛┘訌娨巹澓彤a業政策指導。
根據國家的規模安排計劃,統籌安排我省光伏產業發展實施進度及發展規劃。加強制造產業與發電應用、光伏發電與配套電網建設的銜接和協調。完善光伏電站和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管理制度,促進光伏發電有序發展。
。ㄊ┩七M標準化體系和檢測認證體系建設。
緊密跟蹤光伏產業國際先進水平,收集、采用相關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提供光伏產業標準信息服務。鼓勵我省光伏企業將先進生產技術標準轉化,積極承擔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掌握技術的制高點和市場的話語權。指導和幫助光伏企業制定相關產品的企業標準、建立企業標準體系,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標準化管理水平。為制定光伏產業地方標準開辟綠色通道,加強以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為主,地方標準、企業標準相配套的光伏產業標準體系建設。
(十一)加強市場監管和行業管理。
制定完善并嚴格實施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規范光伏市場秩序,促進落后產能退出市場,提高產業發展水平。執行光伏電池組件、逆變器、控制設備等關鍵產品檢測認證制度,未通過檢測認證的產品不準進入市場。嚴格執行光伏電站設備采購、設計監理和工程建設招投標制度,反對不正當競爭。完善光伏發電工程建設、運行技術崗位資質管理。加強光伏發電電網接入和運行監管。加強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及配套政策的執法監察。不得以征收資源使用費等名義向光伏發電企業收取法律法規規定之外的費用。
五、完善并網管理和服務
。ㄊ┘訌娕涮纂娋W建設。
電網企業要加強與光伏發電相適應的電網建設和改造,保障配套電網與光伏發電項目同步建成投產。積極發展融合先進儲能技術、信息技術的微電網和智能電網技術,提高電網系統接納光伏發電的能力。接入公共電網的光伏發電項目,其接網工程以及接入引起的公共電網改造部分由電網企業投資建設。接入用戶側的分布式光伏發電,接入引起的公共電網改造部分由電網企業投資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