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2009年,隨著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的實施意見》(財建[2009]128號)和《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財建[2009]129號)的發布,光電建筑在我國城鄉建設領域的規模化、專業化應用以示范工程項目的名義正式開始啟動。
2011年,針對兩年示范性光電建筑應用項目建設過程出現的問題,為指導光電建筑應用項目建設過程中的行為,規范項目實施的流程,保證光電建筑應用項目工程的安全和質量,使光伏系統滿足建筑要求,促進光伏系統與建筑的有機結合,經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光電建筑應用委員會提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正式下達了《建筑光伏系統技術導則》(以下稱“導則”)的編制任務。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建標工函 [2011]2號文的要求,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光電建筑應用委員會組織了近30名與光電建筑應用各專業相關的專家,開始了《導則》的編寫工作。
特點
基本原則:以建筑為主,突出建筑設計要求;把建筑光伏工程流程作為編寫的主線;重點寫好建筑光伏系統設計;全面反映建筑光伏技術的共性要求;體現建筑光伏系統的先進性和實用性;強調因地制宜的設計理念。
意義:《導則》是對已發布的現行國家標準有力的補充和完善,是一本具有指導性的重要行業技術文獻。
專業和系統性:依據建筑要求,對光伏組件安裝于不同建筑部位所形成的光伏構造形式,進行了系統的分類,形成了包括兩大安裝形式、六個安裝部位、十四項安裝種類的“建筑光伏構造關系圖”,從而使建筑光伏系統概念清晰、層次分明、關系明確。
內容全面、實用:《導則》中除各類節點圖和連接圖外,還增加了效益評價、工程案列分析、光伏政策目錄,以及大量相關建筑標準索引、光伏產品推薦名錄等信息內容,使其更具參考性和指導性。
內容提要
《導則》依據技術標準的格式編寫,共分15章。
第1章 總則
主要說明《導則》的目的、適用范圍和應遵循的原則。
第2章 術語和符號
主要解釋《導則》中出現的重要術語和符號。
第3章 建筑光伏系統
主要說明建筑光伏系統的組成、分類、運行原理和主要特征。
第4章 設備部件與材料
主要介紹光伏組件、匯流箱、配電柜、控制器、蓄電池、逆變器、變壓器、數據采集與監測裝置的功能、性能、參數等技術要求。
第5章 規劃與設計條件
主要說明建筑光伏系統在規劃設計時,應依據的太陽能資源、地理、氣候、建筑、環境、安裝、維護等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