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安徽這種利用扶貧資金建設光伏電站的模式,確實不失為一種雙贏的嘗試。但對于類似項目,可能還需要涉及到農網改造等多個部門,對資源的統籌調動將是一個大的考驗。
航禹太陽能:“布道”分布式
目前來看,分布式光伏并沒有預想的那么火爆。
在國內較早涉足分布式光伏并提供一站式服務的航禹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丁文磊看來,目前導致分布式進展緩慢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一是在項目的審核方面,由于各地的流程不一樣,且政策方面也存在不透明的地方,所以在項目的立項、并網等階段所需要的手續比較繁瑣, 這影響了一些投資者的積極性。
“另外一點,就是光伏電站仍處于‘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狀態,除了行業內的從業者外,絕大部分人對其認識程度仍然有限,這限制了潛在投資者群體的擴大。所以,下一步應該加大對光伏電站相關知識的宣傳和普及,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來了解并關注這個行業。”
此外,制約中國分布式發展的其他因素,還包括融資難、收益低、屋頂資源相對稀缺等。
“以北京某1MW 工業屋頂項目為例,如果自發自用比例為100%。在扣除后期的運維成本后,這個項目的全投資內部收益率(IRR)約為12.1%,7 年可以收回全部投資成本。單以收益率而言已經不低,但要7 年才會收回成本,則會對企業的資金帶來壓力。而如果通過銀行貸款來解決初期資金的話,卻又由于現在銀行貸款期限最長的才5 年,因此項目每年所產生的現金流并不能完全覆蓋還款要求!倍∥睦谶M一步分析說。
不過,雖然目前的整體進展有些緩慢,但丁文磊對分布式光伏在中國的發展前景仍然充滿信心。
“以山東臨沂為例,光這一個市每年的外購電就高達180 億度,這是多么大的一個市場規模?從電力需求角度講,分布式是絕對有發展前途的!
而小型分布式項目在屋頂資源、融資等方面,較大型項目所面臨的限制,也相對有所緩解。
“目前的投資者,除了行業內的從業者以及對光伏比較感興趣的人外,還有一部分就是有一定閑置資金的人。如果未來能夠持續吸引這些閑置資金的進入,對小型分布式項目的發展絕對是好消息!倍∥睦趯Α短柲馨l電》雜志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