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整體環境污染,很難很快地用技術措施來消除和緩解。所以,除了供應側的變革,政策上還需要從消費側引導改變消費方式,改變經濟發展方式,鼓勵節能減排。
在規劃目標約束下,制定一系列約束和激勵政策,讓微觀主體努力去實現節能和減排目標,使節能減排成為一種市
反觀國內,隨處可見的霧霾不僅讓可持續發展前所未有地成為中國政治、經濟的主題詞,也讓環境問題第一次真正全面地進入公眾視野。以此為契機,對消費者的用能行為進行合理地引導和監督,讓節能漸漸成為一種社會習慣,政府“有形之手”的推動顯然責無旁貸。
問題當然沒有那么簡單。從中國目前的能源環境情況看來,要實現大幅度的節能,絕不能單純依靠消費者的“覺悟”,也不是靠簡單的不計成本的強制性行政手段能夠實現的。
中國更需要尋找適合自己國情的能源消費方式,有步驟、分階段的實現。這需要宏觀層面上高屋建瓴地做出具有指導性和規劃性的政策目標,然后在規劃目標約束下,制定一系列約束和激勵政策,讓微觀主體努力去實現節能和減排目標,使節能減排成為一種市場競爭條件下企業或個人自覺的持續行為。因此,如何在政策約束下“把激勵做好”是操作層面需要落實的政策抓手。這要求政府盡量采取相對市場化的手段參與節能降耗,設計公平有效的價稅財體系。以英國為例,交通能耗在英國能源消費中一直占有很大比重,2006年英國政府開始汽車消費稅改革,在英國購買汽車要繳納車價15%的附加值稅以及轎車特別稅。在使用階段還要繳納消費稅,燃油消耗高、排放高的車輛每年的消費稅最高可達210英鎊,而節能車輛則可以免繳這項稅款。在這種情況下,新的汽車消費稅政策一方面可以抑制汽車的消費,另一方面可以鼓勵廠商生產、消費者購買小排量、低污染汽車。
我國重工業消耗了近50%的一次能源和60%多的電量,因此,如何正確引導重工業的消費行為非常重要。2013年發改委、工信部發布《關于電解鋁企業用電實行階梯電價政策的通知》,從2014年1月1日起,將根據“鋁液電解交流電耗”水平確定電解鋁企業的電價。這個簡單的政策除了可以引導電解鋁消費方式,也可以促進電解鋁產能升級。這個政策應該可以推廣到其他重工業。
從國內情況來看,是否可以通過提高能源成本使能源價格反映能源的外部性,使節能減排對企業和個人具有財務意義?或者建立相應的融資機制,通過綠色貸款等手段,保證節能減排的技術和資金投入?等等,都是需要革命式的改革。在現實政策設計中,關鍵是政府需要讓企業和個人“面臨正確的激勵”,使企業和個人節能降耗成為市場“無形之手”引導下的一種自覺行為,抑制能源消費和污染環境。
作者:林伯強 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