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寂了數年后,光熱發電行業近日傳來消息,中廣核青海德令哈光熱發電項目已經正式動工,在國內一向慢熱的光熱發電產業再次進入人們視野。
盡管光熱發電被認為是比光伏更加清潔的能源,不少央企也早已籌謀布局落子,但遺憾的是,這些項目進展并不順利。事實上,德令哈項目的進程也一度被延遲。
在沉寂了數年后,光熱發電行業近日傳來消息,中廣核青海德令哈光熱發電項目已經正式動工,在國內一向慢熱的光熱發電產業再次進入人們視野。
盡管光熱發電被認為是比光伏更加清潔的能源,不少央企也早已籌謀布局落子,但遺憾的是,這些項目進展并不順利。事實上,德令哈項目的進程也一度被延遲。
對于國內的光熱發電行業來說,發展還面臨著諸多困難。不過,有業內人士也認為,2014年將是中國光熱發電起步的元年,這個千億級的市場在等待著投資者。
遲來的“開工”
7月1日上午,中廣核青海德令哈50兆瓦槽式光熱發電示范項目正式動工,記者了解到,該項目也是國內光熱發電產業近年來首個開工建設的大型商業化項目。
青海德令哈地區太陽能資源豐富,土地平曠,非常適宜建設大規模太陽能熱發電場。該項目位于青海德令哈太陽能發電基地內,將分兩期建設10萬千瓦槽式光熱發電項目。首期規劃1座5萬千瓦槽式太陽能發熱電站,年發電量約為2.5億千瓦時,預計將在2016年10月建成投產。
但記者查閱項目歷史資料發現,在2012年時,中廣核太陽能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韓慶浩曾表示,總投資20億元的德令哈光熱發電項目,原計劃應該是在2014年10月完工。
目前,我國光熱發電行業整體還屬于系統示范階段,并無商業化在運電站,其關鍵問題就是尚未出臺光熱發電上網電價,投資前景不明朗。中廣核此時讓德令哈項目開工,被機構普遍解讀為對示范電價等扶持政策的出臺有信心。
興業證券預計,今年下半年能源局或將出臺光熱發電示范項目細則,隨后示范項目上網電價將確定,電價有望達1.2元/千瓦時(有可能達到光熱產業聯盟建議的1.38元/千瓦時)。
中信證券分析師王祥麒則預計,隨著首批商業化示范項目的啟動,2017年至2018年,我國光熱技術將有望實現光伏發電1元/度的上網電價水平。
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副會長姚志豪的測算則更為樂觀。在近日的一個光熱業內研討沙龍上,他表示,0.9元/千瓦時的上網電價是可以實現的,并且還有下降的空間。但第一批項目需要把產業培養起來,讓配套產業能夠活下去。事實上,在達到0.9元/千瓦時的電價后,光熱發電項目就可以大規模起來了。
而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胡潤青的調研顯示,目前行業內預期的光熱電價逐漸集中在1.3-1.6元/千瓦時區間內。
作者:江旋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