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寂了數年后,光熱發電行業近日傳來消息,中廣核青海德令哈光熱發電項目已經正式動工,在國內一向慢熱的光熱發電產業再次進入人們視野。
盡管光熱發電被認為是比光伏更加清潔的能源,不少央企也早已籌謀布局落子,但遺憾的是,這些項目進展并不順利。事實上,德令哈項目的進程也一度被延遲。
千億級市場待撬
2010年時,大唐新能源曾以令業內咋舌的0.9399元/千瓦時的價格中標內蒙古鄂爾多斯的50兆瓦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特許權示范項目。但中標數年來,因根本無法做到這個價格,項目至今沒有實質進展。目前,我國平均的光熱發電成本為1.38元/千瓦時。
雖然眼下看來,進入這一行業都是資金雄厚的央企,但據CSPPLAZA研究中心統計,截至今年5月,除了中廣核和浙江中控在德令哈的兩個工程,國內不少項目都還處在前期準備階段,或是因為經濟性考慮,前期階段完成后就已經擱淺,短期內沒有動工的跡象。
相較于國外同行,中國的光熱發電已經起步較晚。目前,全球光熱發電累計裝機已經達到4GW,主要集中在西班牙和美國。
分析人士認為,國內發展滯后的關鍵仍然是電價等扶持政策沒有到位,使得投資方和運營方都在觀望。在中廣核德令哈項目25億的投資中,僅20%為自有資本,47%為亞行貸款,另外33%來自商業銀行貸款。
在光熱發電發展最早的西班牙,政府曾給予光熱發電約0.27歐元/kWh的電價補貼,但是為了緩解政府的財政赤字,2012年時政府取消了這項補貼,便使得當地光熱行業的收益大幅下滑。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工商聯在一份關于扶持光熱發電的提案中指出,我國當前正處于光熱發電產業化的窗口期,應該盡快制定光熱發電產業的政策支撐體系,建議給予我國光熱發電1.38元/千瓦時的電價補貼標準。
記者也從業內人士處獲悉,浙江中控在德令哈50MW塔式項目,一期10MW上網電價的報價超過1.5元/kWh,但因無電價支持,后續40MW項目仍然在等待政策。
中廣核德令哈項目的啟動,似乎再度讓業內看到了扶持政策出臺的可能性。
“我國光熱發電技術還未成熟,產業還在起步階段,設備制造未達到規模經濟,投資成本和發電成本都遠高于火電,因此,政策扶持是光熱產業啟動關鍵!蓖跸轺璞硎。
根據“十二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到2015年我國將建設完成1000兆瓦光熱發電裝機。王祥麒認為,到2020年,國內光熱發電市場或將達到千億級別。
據中廣核太陽能公司負責人介紹,光熱發電是清潔、環保能源,是一項具備成為基礎負荷電源潛力的新興能源應用技術。
盡管都是利用太陽能,資料顯示,與光伏發電等相比,光熱發電更加連續、穩定,避免了昂貴的硅晶光電轉換工藝,主要利用大規模陣列拋物或碟形鏡面收集太陽熱能,并通過換熱裝置提供蒸汽達到發電目的,成本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作者:江旋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