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晚間,美國上市的光伏龍頭企業晶科能源(JKS)公告稱,國開國際投資(下稱“國開國際”)、麥格理大中華基礎設施基金(下稱“麥格理”),以及新天域資本(下稱“新天域”)已同意對晶科能源下游太陽能光伏電站業務進行總額為2.25億美元的投資。
新天域的出現,瞬間吸引了業內人士的眼球。然而新天域在三家合計的總投資中占比不到10%,又讓人猜測其是否對光伏電站持續看好。
可以確定的是,電站平臺大戰已經打響,一大批民企正在排隊等待依靠電站業務實現上市,連資本大鱷史玉柱也懷揣40億現金等待進場。
分拆上市前奏
根據公告,晶科能源開發和運營下游太陽能光伏項目業務的全資子公司晶科電力有限公司(下稱晶科電力)已經分別與國開國際、麥格理和新天域簽署正式的購股協議。
以上三家投資者向晶科電力共投資2.25億美元,投資交割及晶科能源追加對晶科電力出資后,三家將共持有晶科電力45%的股份。目前,麥格理的投資已完成交割,國開國際和新天域的投資將在滿足慣常交割條件后于近期完成交割。三家投資者將在項目融資、項目開發、項目運營、全球綠色網絡等多方面為晶科電力的業務發展帶來幫助。
晶科品牌總監錢晶表示,麥格理為全球最大的基礎設施投資機構之一,管理資產規模達3960億美元,其在全球各地已成功開發或并購了大量太陽能電站,其經驗、人脈和對各地法規的了解能幫助晶科開發海外項目;國開國際則是國內首家銀行系私募股權投資公司,主要從事能源、基建和城市開發領域股權投資。
晶科能源并沒有公布三家投資者各自的投資數額。但其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稱,國開國際、麥格理占其中的絕大部分,達到90%以上,新天域在三家中的占比非常小。
此前,新天域在風電領域先后投資了金風科技(002202)和華銳風電并大賺;光伏企業中,保利協鑫(03800)和英利新能源(YGE)也曾獲得其投資。新天域于2006年12月以500萬美元投資英利能源,2007年6月退出。
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認為,本輪融資將成為晶科分拆下游業務上市的一塊里程碑。“國開國際的投資體現了國內資本對于太陽能電站領域的興趣與日趨增強的進入意愿。我們期待麥格理的全球資源網絡幫助晶科進一步開拓國際太陽能電站市場。”他說。
一位晶科高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晶科正準備拆分其電站業務在港股上市,“時間不會太久,最晚在明年完成”。而錢晶也表示,目前這三家投資者將來也會隨著電站業務一起分拆出去。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晶科能源手中所持有的電站數量并不多,運營合計只有213MW,故晶科此舉亦是為在上市前沖擊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