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浪淘沙后幸存下來的光伏企業,航天機電成為押注光伏終端市場的典型代表之一。”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達了這一觀點。
2012年11月20日,一則公告將航天機電推到臺前。彼時,正處于光伏行業低谷煎熬的航天機電作出了一個重大決定:變更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把原本用于制造環節兩項技改的部分資金,轉投西部光伏發電項目。轉投金額共計3.89億元,分別投向嘉峪關100MW、高崖子灘50MW、張掖甘州區南灘9MW及安陽灘9MW的光伏電站項目。
在外界看來,這無疑是航天機電的斷腕之舉。此前,受光伏業務的拖累,公司2011年凈虧損達1.09億元,2012年上半年,公司綜合毛利率為-10.80%,其中光伏新能源業務的毛利率為-25.40%。
“受光伏行業市場增長放緩影響,光伏產品價格大幅下跌,產品制造環節的利潤率也在大幅下降”,航天機電對變更募投項目作出這樣的解釋,“而光伏電站業務環節由于具有一定的投資門檻,因此保持了較為穩定的投資收益。”航天機電的判斷是:光伏電站將成為行業熱點。
實際上,在變更募投項目之前,航天機電就已做了一系列剝離多晶硅業務的工作。2012年10月,該公司將旗下持有的神舟硅業公司29.7%股權,以4.88億元底價,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
砍去虧損的上游業務,轉而押注光伏終端市場,航天機電的轉型很快獲得回報。201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10億元,同比增長77%;實現凈利潤1.70億元,同比大幅增加4.72億元,成功扭虧為盈。
“(2013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光伏電站開發項目路條459MW,已核準項目正加速開工建設,并取得了150MW光伏電站出售的較好業績。”航天機電把業績大漲歸功于光伏電站的業務優勢開始顯現。
背靠央企航天集團
2013年,航天機電實現營業收入33.59億元,同比增加18.29億元,增幅119.6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4億元,同比增加10.3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