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證券根據航天機電報表披露的長期借款信息,計算出其長期借款的加權利率約為5.66%,遠低于同行水平。此外,航天機電2013年年報顯示,其資產負債率僅為51.42%,亦處于同業中較低水平,具備較大的融資空間。瑞銀證券指出,航天機電在融資能力方面的優勢有助于提升電站開發業務的盈利能力。
上半年電站出售僅50MW
值得注意的是,7月12日,航天機電發布業績預減公告,預計2014年上半年度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89萬元左右,同比減少80%。航天機電對此的解釋是,公司上半年出售的光伏電站比上年同期減少100MW。不過公司同時表示,計劃今年出售光伏電站400MW,上半年已出售50MW,其余尚在建設中,將于下半年轉讓銷售。
盡管航天機電并未更改2014年的出售目標,但公司依然把電站項目無法出售列為第一風險:因項目收益率不能完全滿足投資者需求,或雙方對交易條件未達成一致,公司電站無法按計劃實現銷售,導致最終獲利不確定性增加。
今年3月,有媒體報道稱,自去年底至今年初,航天機電在產權交易所兩度掛牌打包轉讓旗下兩個光伏電站項目的股權,遲遲未找到受讓方。記者亦從其他消息源核實到,航天機電第一季度僅售出50MW光伏電站。
“一般電站開發企業都在下半年轉讓,尤其會集中在第四季度,這也是行業的季節性特征。”一位長期關注光伏電站的投資人士告訴記者,但對于開發商而言,無法及時轉讓電站會造成資金沉淀,影響現金流。而現金流承壓將使電站開發商面臨巨大挑戰。
此外,亦有觀點認為,若找不到買家,開發商將不得不轉成運營商,前期投建電站所耗巨資的回報周期將被拉長,項目開發面臨長期風險。
研究機構Solarzoom的統計數據顯示,到去年8月,國內已披露達成意向、簽約以及正在開發建設的光伏項目達到13萬MW,比國家新擬定的到2015年裝機達3.5萬MW的“十二五”目標超出逾3倍之多,其中多數為大型地面電站項目。這意味著,未來一段時期,光伏電站開發競爭白熱化狀態仍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