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隆盛晶硅科技公司的最新試驗初步證明稱,單晶硅是發電效率更高的技術路線。
一個多月前,隆盛晶硅在員工宿舍樓前建成了三個太陽能車棚,車棚采用多晶硅、單晶雙玻及單晶硅組件,以比較三種技術路線的電站在發電量上的表現,7月31日結果顯示,單晶硅車棚的發電量比多晶硅高5%-8%。
“尤其是最近兩周的數據,單晶硅比多晶硅的發電量高出8%以上。”隆盛晶硅商務經理潘志明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今后,公司計劃擴大單晶硅太陽能電站的建設量。”
隆盛晶硅的母公司是青島昌盛日電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后者運營著山東省過半的“金太陽”工程,像國內大多數電站投資者一樣,青島昌盛日電此前多采用多晶硅太陽能電站路線,但試驗數據或將更改公司的投資方案。
此前,由于組件價格略高及渠道的市場推動力等原因,單晶電站在國內的占有率遠低于多晶,但多家券商及生產廠商的最新分析結果顯示,相同W數的單晶電站不僅發電量顯著高于多晶電站,并且單晶生產成本下降速度有望超越多晶,實際投資收益率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
從年初開始,國外主要生產商突然加大單晶路線的投資力度,研究機構普遍預計,未來幾年,單晶電站占比有望迅速提升。
隆盛試驗:單晶電站還是多晶電站?
隆盛晶硅的太陽能車棚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專為比較不同技術路線而建造的分布式太陽能電站。
為免受其他因素干擾,實驗方將多晶硅系統、單晶雙面玻系統及單晶硅系統分別建造的三個車棚的傾斜角度、距地面高度、等受光、受熱條件設計為一致,以此比較相同W數情況下實際發電量之間的關系,進而測算實際投資收益率水平。
截至7月底一個月的數據顯示,相同W數的單晶硅車棚發電量比多晶硅平均高6%,并且光照越強,單晶硅電站的優勢越明顯。潘志明告訴記者:“光照不好的陰雨天,單晶比多晶多發電5%,光照最強的一天兩者相差9%。”
山東屬于太陽能二類資源地區,全年平均日照時長4.5小時,在潘志明看來,如果在西部日照資源好的地區,單晶硅電站的發電量會有更優表現。
之所以進行不同技術路線的比較,原因是隆盛晶硅母公司昌盛日電計劃投資更大規模的太陽能電站,此前,該公司已建成400兆瓦太陽能電站,全部采用多晶硅組件,在接下來的兩年,昌盛日電計劃新增裝機容量338兆瓦,試驗結果將直接決定公司的單晶、多晶電站比例。
作者: 陸宇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