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典型光伏企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數量
(數據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圖2典型光伏企業國際發明專利授權數量
(數據來源:Derwent 數據庫)
對戰略新興產業而言,企業家的使用與政府的作用同等重要。從企業家看,高紀凡一直致力于與江蘇乃至中國和全球光伏產業上下游企業共同努力
值得一試
太陽能發電蘊藏巨大商機
天合光能有限公司(TSL)是一家專業從事晶體硅太陽能組件生產的制造商。公司自1997年成立以來,一直是中國光伏行業的領軍企業,經過短短15年發展,在2010年銷售就已經突破100億元。高品質的光伏組件給世界各地的并網和離網狀態下的民用、商用、工用以及大規模的公共設施帶來潔凈、可靠的太陽能。
高紀凡于 1997年12月創立了天合光能。當年,他看到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說美國準備大力發展太陽能;后來的京都協議,更讓他認識到,利用太陽能發電,是一個巨大的商業機會,值得一試。為此,他創辦天合光能,并得到了所在地江蘇常州市科技局的支持。科技部門給了他20萬元的資金支持,這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結果他成功了。之后,公司參加了解決內蒙古邊緣地區用電難問題的項目,利用太陽能為蒙古包發電。而為西藏缺乏電力的地區送上可用電的金太陽工程,則讓天合光能在光伏領域站穩了腳跟。
2010年起,天合光能作為全球太陽能行業的領軍企業,站上了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12年,高紀凡參加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與26家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公司和機構的總裁一起,向參會的100多個國家領導人呼吁用太陽能解決氣候變化和能源危機,實現能源格局的轉變,推進人類可持續發展。2014年,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成立,高紀凡當選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第一任理事長。
天合的發展說明,企業家對市場的敏銳意識,政府的及時支持,是一個創新型企業成長的重要條件。
脫穎而出
利用國際市場的拉動作用
太陽能光伏發電,其成本遠高于火電,水電和核電,市場需要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政府能否推出政策支持,又取決于社會對新能源優勢的認知。
光伏在德國得到優先發展,就是因為德國出臺了相關法律,通過政府采購促進居民采用太陽能發電,大大提高了居民用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積極性,形成了一個大市場。德國的市場僅靠德國本地企業難以滿足其需求,中國企業抓住了這一黃金機會,實現了井噴式的發展,尚德,英利,天合光能等中國的著名企業脫穎而出。
天合光能的產品遠銷歐洲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多個國家,這些國家實行的激勵措施大大地加快了太陽能發電產品的應用。與此同時,天合光能還將目光投向法國、美國、韓國、印度等新興光伏市場。2011年,天合在國外銷售總量已達96.2%左右,銷售市場呈現了明顯的國際化特征。
作者:柳卸林 來源:中國科技網-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