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筆者回家鄉重慶,在那座曾被北方人稱為“常年不見太陽”的城市,卻也驚喜看到了一座座分布式光伏電站,正在陽光下閃耀著藍色的光芒。
光伏發電,在以超乎許多人想像的速度進入我們的尋常生活。
正如本次光電建筑攝影大賽的成功,有些出人預料。
這不僅體現在征集了近6000 件作品的結果上。一如一位大賽攝影師評委所言,如今一個全國性的攝影大賽,能夠征集上來兩三百幅作品,就已經相當了不起了。
還體現在這些作品是如此貼近人們的生活。數千幅作品,不僅代表著上千個光電建筑項目,其所在地更是橫跨大江南北、遍布城市與鄉村,與許多人的生活息息關聯著。
這種關聯,在參賽作品中有著清晰的呈現。
令筆者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作品評選時,數位評委為了一幅作品是否該獲獎而爭議起來。那是一幅非常生活化的百姓家居場景圖片,在陽光下發電的光伏屋頂下,一根晾衣繩上,凌亂地晾曬著幾件衣服,甚至有內衣和襪子。
光伏與尋常生活,竟如此相得益彰,如斯艷麗,如此和諧。
或許,這才是這次光電建筑攝影大賽的最大收獲與發現。對我們這些自詡對光伏應用已算見多識廣的業內人來說,那樣的作品,仍然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
民眾的參與熱情一旦被調動起來,其創造張力,足以突破任何專業人士的想像極限。對正愁眉于分布式光伏應用推廣的所有人——無論政策制定者,還是業內企業——來說,或許,這才是破局的方向。
如此,對越來越多的普通人來說,擁有自主發電的光伏生活,則不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