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光伏電站的行業隱患并未引起足夠重視,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指出,“光伏電站質量,是銀行、投資者顧慮的重要原因”。
光伏制造商在行業困局下,不僅開始向下游光伏電站拓展利潤,一些資產優良的上市公司更是考慮將光伏電站業務剝離再上市,而一些未上市的企業則希望依靠這波光伏電站熱潮,拉開上市帷幕。
一時間光伏電站產能呼之欲出。8月7日,國家能源局公布,2014年上半年,全國新增光伏發電并網容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00%,達到330萬千瓦,其中,新增光伏電站并網容量230萬千瓦,新增分布式光伏并網容量100萬千瓦。
然而,光伏電站的行業隱患并未引起足夠重視,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指出,“光伏電站質量,是銀行、投資者顧慮的重要原因”。“國內光伏組件經過惡性競爭,價格壓到最低限度,而質量卻難以保障,部分廠商選用未經過驗證的材料,造成光伏組件失效或功率衰減,直接影響投資回報,而這所有的風險最終被轉移到系統開發商和銀行、保險公司!倍虐铍娮优c通訊事業部大中國區總裁鄭憲志指出。
規劃呼之欲出
7月30日晚,美國上市的光伏龍頭企業晶科能源(JKS)宣布,已有三家私募基金同意向晶科能源下游光伏電站業務投資2.25億美元,這三家私募基金分別為國開國際投資(下稱“國開國際”)、麥格理大中華基礎設施基金(下稱“麥格理”),以及新天域資本(下稱“新天域”)。
屆時,三家投資人共將持有晶科電力45%股份。晶科能源品牌總監錢晶告訴經濟觀察報,將由此獲得投資人在項目融資、開發運營、全球綠色網絡等多方面的幫助。據了解,麥格理的投資已完成交割,國開國際和新天域也將在近期完成交割。“未來,晶科還是大股東,持股比例55%,享有重大決策上的主導權和對全業務的控制”,錢晶表示,未來,三家投資人僅是純投資機構,他們不會干涉晶科日常的業務,在戰略決策方面,他們會給出專業的意見和建議,但經營決策相關的決定權還是晶科。這筆資金將用于未來投資發展新業務,以及繼續加強電站建設和開發等,表明晶科將持續大規模的面向下游的戰略投入!熬Э普诓鸱蛛娬緲I務,最晚應該在明年實現香港或美國上市”,晶科能源一位高管告訴經濟觀察報,未來三家投資人也將會隨著電站業務一起分拆。目前,晶科能源所持有的電站數量約為213MW,今年會再有600MW并網,今年年底共計800MW。“國開國際是國內首家銀行系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其體現了國內資本對光伏電站的興趣”,錢晶介紹,麥格理為全球最大的基礎設施投資機構,在全球已成功開發并購大量光伏電站業務,將對晶科能源的海外項目提供經驗和法規等支持,新天域也曾經成功投資風電、光伏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