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美光伏“雙反”和解留有空間
自2012年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雙反”制裁后,今年7月份,美國商務部又一次對中國輸美光伏產品進行反傾銷初裁,大陸光伏企業將被征收26.33%至165.04%的臨時反傾銷稅。預計美國商務部將于2014年12月15日進行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終裁,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于2015年1月29日做出行業損害調查終裁。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此前表示,本次調查(美國反傾銷初裁)在立案、初裁程序中均存在重大瑕疵。同一起訴方在第一次“雙反”裁決仍處執行過程中,再次針對同一產品申請“雙反”調查,在世界貿易救濟調查案中實屬罕見。為達到發起第二次“雙反”調查的目的,美國商務部不惜改變涉案產品原產地認定規則,因此造成其在立案評論、補貼初裁中均無法對涉案產品范圍做出明確說明。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指出,商務部“暫停多晶硅加工貿易進口業務申請”是對美國通過不正當手段發起又一輪“雙反”制裁的反制。
大全新能源CEO姚公達在今天上午申銀萬國[微博]舉辦的光伏“雙反”電話會議中表示,商務部的決策為今后中美光伏就二次“雙反”案達成和解留有空間。
在商務部上周的公告中,對暫停多晶硅加工貿易進口業務申請的時限并未作明確規定。保利協鑫總經理助理及投資者關系高級總監汪滿健認為,“暫停措施”的持續時間與光伏產業的貿易大環境有關。
年內多晶硅價格或致23美元/公斤
商務部“暫停措施”對今后一段時間內多晶硅的供需關系和價格將造成怎樣的影響?幾位企業高層在今早的電話會議中表達了他們的看法。
姚公達表示,上半年光伏裝機量低于預期,6、7月份多晶硅因為庫存的關系,價格疲軟。受到“暫停措施”的影響,多晶硅價格在短期內呈震蕩走勢,對四季度的價格影響較大。姚公達同時透露,“最近訂單有增加的趨勢。”
昱輝陽光CEO李仙壽表示,隨著“暫停措施”的出臺以及年內國內電站市場的大幅啟動,多晶硅供應端會比較緊張,價格可能達到23美元/公斤左右,但不會超過25美元/公斤。
價格保利協鑫總經理助理及投資者關系高級總監汪滿健表示,目前多晶硅的價格在21美元/公斤左右,短期可能上升,上升的幅度跟下游市場有關。“接下來的幾個月,隨著分布式電站和地面電站項目的大量開工,多晶硅會走俏。”
“但長期來看,隨著技術提高和成本的下降,價格還會呈現出比較平穩的狀態。”
對于國內一些主要多晶硅企業的復產舉動,姚公達認為,這些企業主要是恢復性生產,對多晶硅的供需基本面不會產生較大影響,還有比較長的路要走。
汪滿健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說,“預計有兩年左右的時間才會出現新的技術和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