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13年北美地區光伏產品需求量達到4.6GW,占到全球需求份額的12%。其中,美國太陽能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創紀錄地達到4.2GW,同比增長15%,成為繼亞太之后全球第二大光伏市場。
美國太陽能聯盟總裁基格沙(Jigar Shah)更是預計美國因此將成為2016年世界最大的太陽能市場。他認為,太陽能已成為美國能源領域增長最快的部分。美國已采取一種緩慢并穩定的方式來發展自己的太陽能領域,他們將逐步教導銀行業去投資太陽能。
對于如此規模市場,一旦美國商務部認定中國光伏企業存在傾銷行為,則將對中國光伏產業出口的產品課以重稅,這無疑也將對中國光伏生產企業產生不良影響。
7月25日,美國商務部公布初裁結果稱,初步認定從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進口的光伏產品存在傾銷行為,其中中國大陸產品的傾銷幅度為26.33%~165.04%,臺灣地區產品的傾銷幅度為27.59%~44.18%。而最終結果將視2014年底和2015年初美國商務部和國際貿易委員會裁決決定。
不過,此次“雙反”調查中,中國臺灣地區出口的光伏產品也遭到美國商務部調查,而這也將對中國大陸企業進口中國臺灣地區電池片生產組件以規避雙反的生產方式產生影響。
光伏企業業內人士表示,如果產品經由臺灣繞道的方式被堵死,中國大陸太陽能企業恐怕會失去美國市場。業內人士估計,此次第二輪“雙反”或將導致30億美元的行業損失。
返春行情不改
雖然歐美再度設限,但是總體來說,今年中國光伏企業或將現返春行情。
今年以來,中國針對光伏產業先后出臺多項利好政策。其中,6月底能源局下發的 《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通知(征求意見稿)》中提及的上網電價“二選一”的方案和鼓勵開展多種形式分布式光伏應用的政策對今后分布式光伏項目的開展將產生重大影響。
與此同時,地方扶持政策也陸續出臺,北京、合肥等地都對光伏發電具體的補貼等政策作出明示。
數據也顯示,截至2014年6月底,多晶硅均價同比上漲29.3%,組件均價上漲7.3%。價量齊升的背景之下,分析人士認為,光伏產業調整趨勢明顯,產業集中度持續提高,隨著全球需求的提升,尤其是中國市場的推廣政策,光伏行業的春天已經開始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