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2014年8月14日),商務部和海關總署決定自9月1日起暫停太陽能級多晶硅加工貿易進口業務申請的受理,終于開始對歐美挑起的“雙反”貿易戰進行了首次自衛反擊。
能戰方能言和
從2012年8月28日,本博主發表了題為《雙反吧,反它個十年八年,中國光伏的一切問題都解決了》的文章,在文中指出,美國政府正是因為對光伏產業的重要性和中國光伏將給美國未來能源戰略安全所帶來的威脅有了充分的認識,為了保證美國未來的國家能源安全,為了使美國本國的光伏產業能夠順利發展,為了避免在這個新興能源的產業上讓中國企業在美國占據支配地位,才祭起了雙反這面大旗。這是美國政府對中國企業進行雙反的根本原因。這說明,中國的光伏產業的發展,已經威脅到了美國的能源安全甚至國家安全,有這樣的深層次原因存在,就說明歐美不會因為中國包括總理在內的任何人的任何說辭、妥協和我國商務部門的任何形式的談判而做出任何讓步。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徹底擊垮中國的光伏企業,讓中國的光伏企業不可能有能力對歐美的本土企業造成任何沖擊。在這個這個目的達到之前,他們不會有任何的慈悲心,做出對中國光伏企業有利的決定的。
在2013年,中歐光伏價格承諾協定達成后,筆者再次于2013年8月7日發表題為《中國與歐盟就光伏產品價格承諾協議的“意義”》的文章,說明價格承諾實際上并未給中國光伏產業帶來任何實質上的利益。
可以說,在從2012年到2012年8月前的兩年中,中國政府針對歐美在光伏產業悍然挑起的對中國的雙反貿易戰,表現得十分軟弱。所采取的應對也幾乎都是綏靖策略,自己的溫情和退讓并沒有獲得對方的相應的響應。例如,所謂的價格承諾都是貌似讓步實則絲毫未讓的伎倆;而不久后,中國公布的對美韓多晶硅的制裁措施,對主流廠家只給了的1%的懲罰關稅,與其說是制裁,還不如說是獎勵。而對于那些較高懲罰關稅的廠家,他們利用加工貿易復出口的方式,輕而易舉地規避了應當被征收的關稅,化解了中國的制裁措施,到2014年6月,以加工貿易的方式進口到中國的多晶硅的比例竟然達到了80%以上,使得中國的多晶硅雙反的征稅形同虛設。
事實證明,中國政府如果不強硬起來,不顯示自己的決心和力量,就無法求得真正的貿易和平。公平的貿易環境不是委屈求全得來的,而是靠自己的實力打出來的。
作者:史珺 來源:新浪博客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