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7月15日廣東省首年度碳配額履約順利完成后,省發改委近日發布《廣東省2014年度碳排放配額分配實施方案》(下稱《方案》),電力、鋼鐵、石化和水泥四大行業共211家控排和新建項目企業納入碳排放管理和交易,包括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以及省內多個新擴建的熱電聯產、天然氣發電新擴建項目均納入范圍。
與去年納入的企業均需要先強制購買3%的有償配額不同,2014年度配額雖然繼續實行免費發放和有償競價發放相結合,但企業可以視自己的配額情況決定是否需要購買有償配額。
據悉,2013年度廣東省有償配額收入約6.67億元,目前已全部上交省財政。按照省領導有償配額收入將主要用于幫助企業開展節能減排工作的指示,省發改委正會同有關部門和機構研究有償配額收入使用思路,提出工作方案,近期將予上報。
廣東碳交易量居國內各試點首位
從去年12月廣東正式啟動碳交易迄今已過大半年,“首年度碳配額清繳(履約)工作成績理想,順利通過年考大關”,省發改委氣候處透露,截至7月15日,應履約的2013年度184家控排企業中,有182家提交配額完成履約,僅2家企業沒有完成履約,企業履約率達98.9%,配額履約率達到99.97%。
省發改委氣候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絕大多數企業能積極配合主管部門工作,部分企業能積極參與市場交易。“經研究機構測算,絕大多數控排企業主要產品碳強度有不同程度下降。”
碳交易市場運行平穩有序,市場活躍度不斷提升,并先后有十多家投資機構、幾十名個人到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開戶,參與我省二級市場交易。截至7月15日,我省有償配額發放與市場交易共計1231萬噸,成交金額7.32億元,均居7個試點省市首位,“國內其余6個試點的成交量加起來,不足廣東的一半! 省發改委氣候處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我省初步培育形成了碳核查與咨詢服務機構隊伍。同時,還出現了相當一部分專業機構,為企業提供碳排放信息報告及配額交易的服務與咨詢,初步形成第三方服務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