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碳市的“總量控制”如何設置?
從目前國內7個碳交易試點的實踐來看,絕大部分試點對于“總量”確定的思路和方式基本是一致的,即“自下而上”對重點行業、企業進行數據摸底,掌握實際排放水平,合理劃定覆蓋范圍和邊界,再進一步確定碳市的“交易總量”或“配額總量”。
唐人虎對記者分析稱,在碳市場發展的初級階段,這種方式與“自上而下”的總量控制相比,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自上而下”的總量是指,從國家層面確定總的減排目標,并將這一目標從中央分解到地方,綜合考慮經濟發展、節能減排政策和技術水平以及其他相關因素,進一步確定碳交易體系這一市場機制的總量,比如減排目標的60%。
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孫翠華于6月9日在“第五屆地壇論壇”上表示,總量有多種意思,包括國家層面的總量控制,也包括針對企業的總量。目前,碳交易最終是要落實到針對企業的總量,現階段,中國實行總量控制下的排放交易制度還有些早。
據悉,國家發改委也在進行總量控制的相關研究。唐人虎表示,“自上而下”的總量確定方式,要待國家總體減排目標的確定和推出,這需要時間,另一方面,排放指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發展空間,“自上而下”的過程無疑會產生中央與地方、地方與地方之間的層層博弈,增加碳市在全國推廣的難度。
哪些行業納入全國統一碳市場?
覆蓋行業和控排企業的選擇以及配額分配方案的設計,成為全國統一碳市建設的焦點和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