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但其絕大多數的電力來自國內開采的煤。而近年來,中國正逐漸削減其對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氣的依賴,并以太陽能取而代之。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動下,中國太陽能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年1月至6月底,中國新增3.3吉瓦太陽能裝機容量,增量超過去年同期
太陽能市場重心從歐洲轉移到亞洲
德國曾經是無可爭議的太陽能光伏市場上的冠軍。盡管目前德國仍保持世界第一,但是其地位正被中國趕超,日本也緊隨其后。日本自2011年福島核電站危機之后開始大力推動太陽能發電。福島核電站事件迫使日本關閉其所有的核反應堆,并尋求其他來源來滿足電力需求。
根據漢能控股集團2014年的一份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量12吉瓦,同比增長232%。相比之下,德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量同比下降了56.5%;而僅次于德國,歐洲第二大太陽能光伏市場——意大利新增太陽能裝機量同比下降55%。
該報告還指出,2013年,中國在太陽能行業融資金額高達235億美元,相當于整個歐洲的太陽能行業融資水平。
中國政府激勵太陽能發電,而且該國太陽能電池板制造業已經在太陽能光伏構件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這些都推動全球太陽能行業市場重心從歐洲向亞洲轉移。
為滿足其太陽能發電的目標,中國加大光伏電池產量,這導致光伏電池全球價格下跌,而競爭力較低的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也面臨一場洗牌。
美國清潔科技網站Clean Technica報告稱,在過去的三年里,光伏系統成本下降幅度超過50%,而供應商的數量已經從2010年的250家下降到2013年的150家。
歐洲和美國光伏電池制造商一直抱怨中國以低于世界市場成本的價格出售太陽能電池板。2012年,美國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征收反傾銷關稅。隨后,歐盟也曾威脅也要征收反傾銷關稅,但在多次談判下,歐盟和中國最終達成協議,確定電池板最低銷售價格。
作者: 來源:老虎財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