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但其絕大多數的電力來自國內開采的煤。而近年來,中國正逐漸削減其對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氣的依賴,并以太陽能取而代之。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動下,中國太陽能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年1月至6月底,中國新增3.3吉瓦太陽能裝機容量,增量超過去年同期
中國激勵太陽能市場
廉價的產品并不是中國在太陽能發電市場上具有優勢的唯一理由。德國以及歐洲其他國家的政府都在縮減太陽能發電補貼,而中國不斷推出一系列政策項目來刺激市場需求、擴大太陽能發電覆蓋面。
中國去年下調上網電價,相當于每千瓦時補貼14至16美分,地面安裝太陽能發電廠與住宅屋頂上太陽能系統同樣受益,而且中國允許可再生能源生產商收取比零售價更高的價格,激勵這些廠商的生產熱情。
太陽能光伏設備安裝成本下降,規模效益顯著提高,也為頗具價格競爭力的分布式太陽能的大量普及開啟了大門。所謂分布式太陽能是指小型光伏電站,所產生電能直接就地消化或接入當地配網,不接入高電壓等級電網的發電形式。
中國政府定出分布式太陽能安裝量要達到8吉瓦目標,新建公共建筑,以及公共基礎設施,如鐵路車站和機場候機樓都可獲得補貼。該補貼預計將刺激對太陽能設備的訂單增加。
而且,據彭博社近期報道,中國政府正鼓勵金融機構為光伏產業提供貸款折扣,鼓勵基金、保險及信托等建立光伏產業投資基金。
中國太陽能市場上競爭對手也采取政府獎勵,但是遠沒有取得像中國這樣顯著的成果。據路透社報道,在發生福島核電站時間后的兩年中,日本削減上網電價近20%,但是其批準的項目實際安裝運行只有13%。
美國為太陽能供電系統提供的稅收抵免(tax credit),2013年,美國新增光伏裝機量創新紀錄—— 4751兆瓦。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復雜的準入機制阻止了美國太陽能的發展,在某些城市,由于很難獲得許可證,三分之一的安裝商拒絕銷售太陽能裝備。
毫無疑問,日益凸顯的環境問題、對清潔能源的渴求促使中國太陽能市場急速發展,而其競爭對手缺少這樣一個環境動因,可能會繼續在新增太陽能發電裝機量上落后于中國。出于這個原因,太陽能發電的成長故事很可能集中在中國,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
。ㄗg自Oilprice.com,Andrew Topf著)
作者: 來源:老虎財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