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全球商業網絡間諜活動的艱巨斗爭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事。最近美國的太陽能企業開始想著要動用一件強大的新型武器——更高的進口關稅來抗擊黑客。 這家太陽能世界工業(美國)公司(SolarWorld Americas)是美國最大的太陽能組件生產企業,它指控中國軍方人
來自佛羅里達州的民主黨聯邦參議員比爾•尼爾森(Bill Nelson)表示,他認為本案的意義遠遠超出了干板墻的范疇。“這是考驗中國政府和中國企業本質的時刻,是對與中國做生意的風險提出的重大疑問,”尼爾森今年7月在參議院發言稱。“不管是在這項商務合同,或是其他合同中,中國政府和公司會不會信守道德和法律義務?”
安全技術與服務公司CrowdStrike的總裁肖恩•亨利(Shawn Henry)稱,在網絡犯罪案件中,有眾多行業的公司常常不愿與檢方合作。亨利曾在聯邦調查局(FBI)擔任常務助理局長。企業擔心,公開安全缺口可能有損自身名譽、削弱競爭優勢,并會打開訴訟的大門。他認為,威脅動用貿易制裁可以讓美國政府擁有一樣提前阻止網絡攻擊活動的罕見武器。
“中國政府和企業從這些知識產權盜竊活動中賺取的錢財數以億計,而受到的懲罰和其中的風險幾乎為零,”他說。“目前完全不存在能將任何人繩之以法的機制。”
尚不明朗的是商務部是否將推進此事,以及如何推進。部門官員僅表示正在審核這一申請,除此之外不予置評。同樣不清楚的是,苦于在促進綠色能源推廣與保護國內制造業之間取得平衡的白宮,是否會支持在此類案件中動用關稅手段。司法部發言人馬克•雷蒙迪(Marc Raimondi)稱,政府“歡迎在應對這類犯罪時多管齊下”。他認為除了動用刑事司法手段之外,還有很多不同工具可以用于打擊此類犯罪活動。
而貿易官員必須首先要做的就是啟動調查,針對的是太陽能世界受侵害的情況,以及中國太陽能企業——司法部的訴狀中未公布具體名稱——從中受益的情況,然后才能對來自這些企業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貿易律師表示,倘若中國政府或公司拒絕提供相關信息,商務部可以在作出裁決時采信其他事實,比如提出申請的一方呈交的證據。
貿易專家表示,就算商務部不啟動調查,太陽能世界提出的要求和司法部的正式起訴,也會將必要的關注聚焦到中國政府身上。在努力提升本國產業上,中國政府的姿態比起別國來可謂尤為突出。
“中國以經濟為名進行了種種嘗試,很多受益者是國有或受到國家支持的企業。這種活動的程度之深,我想是貿易領域的多數人前所未見的,”在華盛頓執業的凱利律師事務所(Kelley Drye)律師保羅•C•羅森塔爾(Paul C. Rosenthal)說。“這個問題需要得到正視,需要有更好的補救措施來加以應對。”
作者: 來源:紐約時報中文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