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曲陽縣孝墓鄉,眼前是一派蔚為壯觀的景象。30多座山體的荒坡上鋪滿了光伏電池板,如同披上了“鎧甲”,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我省提出“要把發展新能源放在推動能源革命重中之重的位置,作為河北一大支柱產業來抓”,并計劃“在有條件的地區加快布局建設一批大型光伏電站”。
換個思路——屋頂資源成瓶頸,地面光伏配額不夠用,期待加大比例 今年,我省光伏配額計劃共有1000兆瓦,其中地面光伏400兆瓦,分布式光伏600兆瓦。記者采訪中發現,由于分布式光伏發電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600兆瓦的分布式光伏指標建設任務有可能無法完成,而400兆瓦地面光伏指標則“僧多粥少”,遠不夠用。
據悉,我省400兆瓦的地面光伏年度建設計劃,已經分配給了全省15家企業,中電投河北電力有限公司作為領頭羊,今年計劃投產340兆瓦,受配額指標的限制,該公司在建的光伏項目將無法正常投產。
“分布式光伏發電雖然具有分散接入就地消納、綜合利用屋頂空間、不占用土地資源等優點,但城市屋頂產權復雜,農村屋頂荷載有限,還受自身用電能力所限,大規模開發還有諸多難題需要解決。”李建東介紹,由于建筑物屋頂擁有者、項目單位和用戶不是同一主體,經濟關系復雜,利益難以平衡,很多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需要地方政府協調。
與難以突破屋頂瓶頸的分布式光伏相比,利用荒山建設的地面光伏項目優勢更加明顯。
相關企業負責人建議,政府應當在光伏配額指標上,適當增加地面光伏項目的比例,同時,配額指標應更多地向技術成熟、資金雄厚、管理先進的企業傾斜。
另外,土地使用稅負擔還相對沉重。李建東告訴記者,2013年底土地使用稅規定調整后,國內各地加大了對光伏電站土地使用稅的征繳力度,有的每畝荒地年納稅最高達2000元,遠遠高于企業向農戶支付的租地費。他建議,對光伏等新能源行業減免土地資源使用稅,同時嚴格執行光伏產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的稅收政策,促進光伏發電產業的穩定健康發展。
作者:李 巍 來源:河北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