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中,北京首發《碳排放權抵消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允許控排單位使用經審定的碳減排量履行年度控制責任。 9月2日頒布的《管理辦法》由北京市發改委和北京市園林綠化局聯合發布!豆芾磙k法》的諸多規定極具創新性
哪些項目可以入市? 按照《管理辦法》,北京試點規定抵消項目使用量上限為,當年核發配額量的5%,京外項目產生的核證自愿減排量不得超過當年核發配額量的2.5%,津、冀等與本市簽署應對氣候變化、生態建設、大氣污染治理等相關合作協議地區獲得了優先權。
記者粗略估算,按照北京碳市2013-2014年度配額總量5000萬噸計算,北京市項目減排量需求應在125萬噸-250萬噸。
此外,控排企業可使用的經審定的碳減排量,除國家發改委核證的自愿減排量(CCER)外,還包括節能項目碳減排量和林業碳匯項目碳減排量。但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氧化亞氮(N2O)、六氟化硫(SF6)氣體的項目及水電項目的減排量則被排除在外。
某咨詢公司負責人認為,北京市發改委此項規定較為合理,工業氣體類項目和水電項目體量較大,一個大型水電項目減排量就可達到100萬噸,而北京碳市盤子較小,一旦入市,對市場將會造成重大沖擊。
《管理辦法》限定抵消碳排放的節能項目必須是來自本市行政轄區內2013年1月1日后簽訂合同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或2013年1月1日后啟動實施的節能技改項目,且實際產生了碳減排量,但控排企業實施的節能項目產生的碳減排量,以及未完成國家、本市或所在區縣上年度的節能目標的單位實施的節能項目產生的碳減排量除外。
前述業內人士表示,2013年節能項目的節能量有一定存量,但隨著節能空間的不斷壓縮,今后的難度會越來越大。
據了解,碳交易體系中的控排企業名單和節能項目的企業名單存在交集,尤其是重點排放的工業企業,現階段并不是所有的節能量存量都可以在碳市中釋放。
據前述業內人士介紹,北京市目前的節能潛力側重在量小而項目多的建筑節能方面,如地鐵站、商場等建筑在空調、LED燈和電機方面的節能。
而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的控排企業名單中,只有國家大劇院、國家博物館等個別公共建筑。所以,建筑節能項目有望在碳抵消市場中表現活躍。但從長遠來看,整體節能項目碳減排量供給應隨節能空間的壓縮而呈現縮減趨勢。
雖然林業碳匯項目具有較高的生態和社會效益,但體量較小?紤]此類項目在獲國家發改委備案和減排量簽發之間,還需等待一段時間,尤其在國家自愿減排登記系統尚未運行之際,《管理辦法》對此類項目進入北京碳市的時間上做了靈活規定。
據悉,北京順義區林業碳匯項目的核證報告已通過北京市發改委的評審,正處于公示期,其碳減排量核證報告顯示,此項目由北京天虹信誠園林綠化有限責任公司建設運營,造林規模9452.2畝,預計年產生碳減排量5179噸,計入期內總減排量90031噸。該項目有望成為第一個入市交易的市內林業碳匯項目。
作者:李雪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