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易瑪時裝有限公司位于廣州花都1MW分布式光伏項目順利通過驗收并網。這是中國首個獲得德國TUV認證的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 目前,我國還沒有針對分布式光伏項目的國標出臺,但是記者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處獲悉,9月底將會出臺《光伏電站性能檢測與
運維市場爭奪已硝煙彌漫 易瑪時裝項目總裝機容量為1MW,25年可累計發電約2500萬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401噸,減排二氧化碳999噸。易瑪時裝負責人詹炳煌告訴記者,安裝該分布式項目后,每年可以節約電費上百萬元。
張許成介紹,陽光電源為電站業主提供的是系統解決方案,包括為業主辦理保險、3年免費智能運維、發電量保值和申請碳交易等。
張許成進一步解釋說,我國的碳交易市場前幾年有所下滑,從去年開始交易量回升,陽光電源正在準備把易瑪時裝項目放到深圳交易所交易,按照目前大約每噸70元的價格,易瑪時裝項目每年可以通過碳交易收入7萬元。
張許成還介紹,陽光電源提供的3年免費運維,主要是在3年時間里幫助業主建立運維體系,培養運維人才。陽光電源通過遠程運維,后臺監控,可以隨時監控電站每一塊組件的運行情況。
而令陽光電源不能忽視的問題是,今年華為開始大舉進入運維市場,與陽光電源正面交戰,業內人士對于陽光電源的市場份額是否會被華為侵蝕頗為擔心。
而對于華為這個強大的對手,張許成認為華為的介入對陽光電源是一個好事,其從側面推動了陽光電源的進步。但是他認為華為與陽光電源競爭中沒有什么優勢。首先,華為目前的戰略是主推組串式逆變器,因為其此前的積累在通信電源領域,小功率產品上華為有優勢。但是對于中國的國情來說,西部大型電站主要還是適合用大攻略逆變器,在這一領域華為此前的通信電源經驗好無用武之地。逆變器未來的趨勢應該是“大的更大,小的更小”。華為只抓了小的一頭,這是一種戰略失誤。
其次,張許成認為華為主打的數據運維領域,其數據基礎還比較小,不管是電網數據還是光資源數據,陽光電源的數據量都超過華為,目前陽光電源在全球參與的電站總數已經超過8000MW。
但是張許成坦言,華為的品牌影響力很大,且其狼性營銷模式很值得學習,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華為并沒有侵蝕多少陽光電源原有的市場。
作者:蔣卓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