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合肥市廬江縣白湖鎮東南側這里是一片荒蕪沼澤,而今已被一排排整齊的太陽能光伏電池板所覆蓋。這個“上可發電,下可養魚”的大型光伏電站是由合肥聚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漁光互補電站示范基地。正在那里管理漁場的王大爺告訴記者,自從有了這個發電廠后,附近的農民不僅得到了發電帶來的紅利,而且
競爭激烈:企業依然面臨挑戰 北京京東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京東方集團(6.32, -0.05, -0.78%)全資子公司,技術工程師張喜成面對合肥近郊一自然村規格不一的住房發愁,如果要在這樣的民房裝上成批的太陽能電池板可真不是件容易事。總經理伍閔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要真的進入農村市場光伏企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還是很多的。在這種變革創新的路上我們也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這里主要有兩大點:
一是屋頂基礎條件參差不齊,設計、安裝難度增加。扶貧戶的住家條件自然是比較差的,但光伏電站對屋頂的承重、面積、朝向、遮擋、角度等方面都是有比較科學的要求。一期項目復勘工作我們就花了整整一周時間,針對現有條件,最終輸出近五種不同設計、安裝方案。
二是施工周期漫長。除安裝難度增加因素外,在不影響貧困戶日常務農的前提下,我們從事先了解貧困戶的務農“日程”安排、扶貧辦/村委會/親屬代表現場監工等方面保證施工進度。
伍閔安說,很多困難是企業解決不了的,必須要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京東方能源科技公司在施工合肥市光伏扶貧一期項目,包括目前正在實施中的二期項目,都得到了所在鄉鎮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
盡管“光伏下鄉”剛剛起步,但一些不良企業已經開始鉆政策空子,在農村市場進行“行騙”了。一些企業不按國家政策宣傳,一方面把光伏投資收益吹得天花亂墜,吸引老百姓;另一方面,提供一些價格低、質量要求不高的殘次品給農戶。
“這些做法勢必會對剛剛建立起來的光伏農村市場帶來傷害,老百姓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受到了傷害,必然會對整個光伏發電產業失去信心。這樣會嚴重影響到政府和所有企業推動光伏下鄉工作。”胡榮柱表示出了擔憂。
記者采訪合肥市經信委電子信息及軟件處處長韓東時了解到,目前合肥市經信委正和合肥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聯手制定光伏下鄉的相關標準,以便于光伏下鄉盡快在全國推廣。
作者:郝玲 吳明 來源:中國企業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