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定寰原科技部黨組成員、秘書長,曾任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戰略研究組組長。現任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理事長、中國科技咨詢協會理事長等職。長期負責國家工業及高新技術領域科技計劃與重大項目
“未來電網應是大小結合體” 記者:您認為未來中國的電網應當是怎樣一種模式?
石定寰:電網的架構應當是一個大系統、小系統的結合體,有特高壓電網,也要有智能微電網。但發展特高壓系統和分布式系統要并重,特別是分布式將來會成為很多能源的組合,既包括化石能源也包括可再生能源,再加上儲能,就成為了一個新的系統。
但這個系統中各種能源如何形成互補也會有一些問題,我們要將分散的系統聯網后進行供應,這就涉及跨界的創新了。比如美國很多電力公司已經從家庭開始,采用雙向電表,再加上分時電價,告訴消費者什么時候用電最合適,既能保證正常使用,又能平衡電網,真正實現花最少的錢辦更多的事。
我們現在電網調峰的手段還比較粗放,建設了大量電源來適應尖峰時段的負荷,但實際一年中尖峰時段也就那么幾天,其他時間段這些資源就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將來發展一定要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將供給方與需求方結合起來,包括儲能,包括管控系統進行測評。像德國所有的客戶并不是都保持24小時供電的,比如政府單位是白天上班,晚上斷電。家庭是白天沒人,晚上用電,各個行業類別都不一樣。他們一共分成七大類,供電時間是可以自己選擇的,再配合相應的電價政策,實現了智能化管理。
記者:您認為怎樣一種狀態可以標志著能源革命的成功?
石定寰:從根本上講,就是為推動我們的生態文明建設,為社會建設起到重要作用,保證社會的發展。從具體標準來講,就是因能源造成的環境污染大幅降低,發展成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的能源結構,這個比例要達到60%~70%。從國際上看,就是為全球溫升不超過2攝氏度而努力,為全球氣候變化作出貢獻。
作者: 來源:中國電力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