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領導光伏市場,單晶還是多晶?這是近期光伏行業被問得較多的一個問題。 多晶光伏借助成本優勢,在過去幾年中,逐漸發展成為國內光伏應用的主流。但今年以來,對于單晶產業鏈的投資熱情逐漸升溫! ≡诤M,特斯拉掌門人馬斯克旗下的太陽城公司(Solarcity)斥資3.5億美元收購單晶面板制造商賽昂電力
多晶稱霸中國市場 光伏產業鏈包括硅料、鑄錠/拉棒、切片、電池片、電池組件、應用系統等6個環節。從上游的鑄錠/拉棒環節開始,產業路線分開兩頭:一頭是以拉制單晶棒為主的單晶路線;另一條則是熔鑄多晶硅錠為主的多晶路線。
這并不是兩條迥異的技術路線,除了單晶需要拉成棒狀,而多晶則是鑄成錠狀之外,后續的切片、電池、組件環節差別并不大。但是,由于單晶硅棒在生產過程中對人工控制要求較高,而多晶硅料在生長過程中對于生產控制要求相對較低,使得在產能擴張速度上,單晶較多晶遜色一些。然而,較慢的產能擴張速度,讓單晶難以滿足光伏產業早期快速增長的裝機需求。
“做單晶,需要的技術門檻比較高,但是多晶不需要很強的技術,只要有錢,買到鑄錠爐就可以做了。在行業早期的短缺階段,為了解決供不應求的問題,那些沒有技術背景但是資金實力比較強的進入者,選擇最快捷、最簡便的方法形成產能,即為多晶路線!眹鴥葐尉Ч杵堫^隆基股份的董事長李振國如是說。
在這種背景下,多晶逐漸成為國內主流路線。到2009年,由于海外需求放緩,國內光伏行業步入寒冬,前期快速擴展導致產能嚴重過剩的多晶企業,為促進產品生產銷售,一方面大幅降低多晶組件價格,另一方面通過延長賬期等非常規手段促進銷售,進一步擠占單晶市場份額。數據顯示,2006年全球單晶占比達到43.6%的歷史峰值,此后持續下降,到2012、2013年僅為22%左右。
李振國認為,由于中國市場主要使用多晶為主,而中國每年的裝機量又特別大,這就拉低了全球單晶使用的占比水平。
在分布式光伏上網電價補貼政策還未出臺之前,國內光伏裝機市場主要靠地面電站建設需求的拉動。一位多年從事國內地面電站投資的業內人士直截了當地表示,“我們選擇多晶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多晶便宜!
據了解,由于下游電池及組件廠商長期以來將單晶產品定位成高端及高盈利產品,雖然單多晶組件在成本上的差異不大,但單晶組件在售價上還是遠高于多晶組件,這種業態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單晶路線的推廣應用。
根據solarzoom提供的數據,截至9月15日,單晶電池片(156mm*156mm)價格為2.8元/瓦,相同規格的多晶電池片價格為2.4元/瓦,以此計算,單晶電池比多晶電池貴16.67%。組件方面,260W的單晶組件價格為4.85元/瓦,也比多晶組件價格高出14.11%。
“我們投資電站看的是系統瓦這個指標,就是整個電站系統建完之后,換算成每瓦的造價是多少錢!鄙鲜鲭娬就顿Y人士表示,目前綜合建一個地面電站的所有成本來算,多晶還是要比單晶低一些,這也是他們選擇多晶的主要原因!拔页姓J單晶確實比多晶要好,但是不是好到讓我覺得多花的這個錢是劃算的?目前還值得商榷。”
據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研究員介紹,電站建設包括組件成本和非組件成本兩部分。在非組件成本方面,使用單晶組件具有節省用地、面積發電效率高等優勢,但這部分優勢目前還不足以彌補單晶在組件成本上的劣勢。
由于我國地面電站大部分建在荒漠、戈壁等土地成本較低的地區,因此對于單晶硅片的需求很低。而此前國內分布式屋頂電站一直采用“金太陽”項目補貼的形式,也就是根據電站安裝規模進行補貼,而不考慮后期發電量的大小,因此對于安裝商來說,盡可能在安裝環節降低成本才能夠保證利益最大化,這也客觀上阻礙了單晶電池在國內的發展。
作者:張昊昱 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