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太陽能產業身陷歐美的雙反制裁,臺灣太陽能企業被迫思考海外布局的可能。如何讓太陽能組件在系統上發揮預期的“長期可靠性”,將是太陽能組件制造商、安裝商、系統商在投資時最重視的關鍵。 UL (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日前發布《太陽能組件如何獲得在太陽能系統應
鑒于太陽能產業身陷歐美的雙反制裁,臺灣太陽能企業被迫思考海外布局的可能。如何讓太陽能組件在系統上發揮預期的“長期可靠性”,將是太陽能組件制造商、安裝商、系統商在投資時最重視的關鍵。
UL (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日前發布《太陽能組件如何獲得在太陽能系統應用中的可靠性之白皮書》,是由權威認證機構針對太陽能組件的安全性、可靠性與耐用性進行研究而發布的白皮書,探討有助于制造商及客戶評估在真實條件下太陽能組件可靠性的各種測試方法,對太陽企業規劃未來的應對措施具有指導性的意義。
白皮書首先闡述組件在太陽能系統性能中的耐用性和可靠性狀況,進而探討在評估組件可靠性時平均壽命理論模型的缺點。其次,白皮書亦介紹太陽能組件可靠性評估的框架,并展示 3 種不同測試如何在持續品質檢驗程式的環境下,提供有意義的組件可靠性資料。
UL能源及工業產品事業部亞太區總經理郭衛平指出,安全與可靠性是包括太陽能在內的整個新能源產業必需高度重視的議題。重視安全和可靠性,不僅止于針對產品本身,還要重點考慮系統的集成、安裝、使用及維護流程的標準化,這對推動整個新能源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
作者: 來源:EnergyTrend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