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私人屋頂的別墅住宅人群是主力,也就是說,目前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都是具有相當經濟實力的富裕階層。” 國外超市開賣,國內蹣跚起步 從事了一輩子建筑設計工作的計解平沒有想到,他退休后想在自家別墅里做一項先進的綠色建筑實踐,竟會遭到
第一批吃螃蟹的上海富人 國慶七天,倪歡累得夠嗆。
在倪歡位于上海閔行區的家里,七天里客人如潮水般涌來,幾乎每天都有二十多個家長帶著孩子來參觀,以至經常“全家都掛滿小孩”。平時,她和丈夫在這套100平方米的小家里,接待的“游客”數也達每周三十多人。
她家成了國慶期間的新景點。
2014年8月以來,她便不斷接到來自附近的小學、小區的鄰居、朋友的朋友的請求,希望能參觀她在一樓自家院子里新安裝的薄膜太陽能發電系統。
這套黑色半透明的玻璃板就在她的院子里熠熠閃光,形似雨棚的造型下面是倪歡用餐廚垃圾堆肥種的西紅柿。晴天時,這套2.4kw的太陽能系統平均每天能夠發出10度電,供家里日常用電。
由于采用了新技術,倪歡的新嘗試還吸引了不少專業太陽能公司高管去參觀,漢能公司的高管參觀后對她說,你不僅是上海居民GIGS薄膜太陽能發電第一人,也是中國第一人。
5月4日,上海地方版的鼓勵政策正式公布,分布式光伏的“度電補貼”金額為工商業用戶0.25元/千瓦時,個人用戶0.4元/千瓦時。這是在國家補貼之外的地方補貼。
上海市的高補貼和作為經濟發達地區的高收入,共同促成上海成為首批居民屋頂發電最集中的熱點地區。據上海市電力公司的數據,目前上海已經完成光伏屋頂并網的居民超過100戶,其中絕大部分位于私人別墅屋頂,北京市的數據則遠小于該數。
“擁有私人屋頂的別墅住宅人群是主力,也就是說,目前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都是具有相當經濟實力的富裕階層。”專門從事私人屋頂太陽能安裝的上海捷諦電力副總經理李輝說,目前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工程師、金融咨詢行業、海歸技術人員等,他們對太陽能和環保有較高接受度,另一類則是純粹的富人,對平均5萬-8萬元的前期投資并不敏感。”
李輝透露,上海首批擁有特斯拉電動汽車的7位車主中,已經有3位同時選擇了光伏屋頂。
倪歡成為這批先試者之一。
從劍橋大學碩士畢業后,倪歡曾在世界銀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從事與可持續金融相關的工作,她與從事IT行業的丈夫熱衷綠色環保生活,兩人不僅安裝了太陽能,還打算在院子里再安裝一套自動滴灌系統,“用自己發的電滴灌自己種的菜”。而種菜肥料也來自餐廚垃圾堆肥。
在倪歡的先鋒試驗下,社區開始組織鄰居嘗試更多綠色試驗,因為這不僅是大人的環保游戲,也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可以“看看、摸摸和爬爬”的新環境。
只是倪歡希望,上海的公共設施能夠安裝更多清潔能源,而不是讓對新事物感興趣的人們,都如潮水般涌到個人的家里。
作者:謝丹 來源: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