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私人屋頂的別墅住宅人群是主力,也就是說,目前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都是具有相當經濟實力的富裕階層。” 國外超市開賣,國內蹣跚起步 從事了一輩子建筑設計工作的計解平沒有想到,他退休后想在自家別墅里做一項先進的綠色建筑實踐,竟會遭到
為省電而環保 第一批吃螃蟹者中,并非所有人都熱衷于環保,他們更看中的是光伏屋頂帶來的經濟效益。
在距離倪歡家40公里的浦東新區,退休的臺灣老人王木鐸幾個月前也在別墅屋頂安裝了一套太陽能發電系統。這位臺灣最早一批從事電腦研發制造的企業家,對“成本”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
這也包括家里的用電成本。
這位白發清瘦的老人發現自從搬進別墅,每年不到3月,家里便超過了整年的第三梯度(指每戶年用電量4800度以上)電量,經過各種省電措施后的電費每月仍在1000元以上。
最近,王木鐸又買了一臺比亞迪電動汽車代步,他說他安裝太陽能屋頂的目的,就是要把別墅的電費降下來,同時能用自己發的電,為電動汽車充電。
5月份以來,這套6kw太陽能電池板每天的發電量約為20度,這讓王木鐸頗為滿意,但一生信奉摩爾定律的王堅信,中國未來私人太陽能屋頂市場會極大發展,因為太陽能材料成本還將不斷降低,就像1980年代他在臺灣見證的個人電腦成本降低一樣。
對家庭用電成本關心的人不在少數,上海松江區的另一位先試者莫礪便是其中之一。從事咨詢行業的莫礪最早接觸太陽能是中學時代讀過的小說《超載》,當上海的政策終于允許后,他第一時間找到了上海電力公司。
莫礪在別墅上安裝太陽能的第一大驅動力仍然是用電成本。他認為別墅裝修的第一大要事,便是“節能、節能、再節能”。為此,他把家里所有的燈都換成了LED,把所有的電器都換成了一級能效,但是,在電費單上仍然收效甚微。
為此,他從2012年就開始關注太陽能,希望“與其節流,不如開源”。莫勵對記者說,安裝太陽能的原因是實實在在的,僅是為了把家里的電費降下來,他并不是個環保主義者。
上海捷諦電力副總經理李輝說,根據其對兩百多戶上海市別墅用戶樣本的用電量分析,別墅用戶平均電費為每月800-1500元,個別用戶甚至高達9000元。
業內分析認為,盡管階梯電價制度已經通過征收高額電費方式來引導用戶節約用電,但對一些用電量較大的別墅用戶來說,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能夠進一步對沖用電大戶的能耗,進而促進節能減排。
目前,上海市擁有6萬多套獨棟別墅,加上聯排別墅,共有50多萬戶居民,太陽能行業預計,如果按照未來十分之一的安裝率估算,每戶5萬元的銷售額,則上海將有25億元的居民太陽能屋頂安裝市場。
作者:謝丹 來源: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