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3日通過驗收并網發電以來,禪城首座分布式光伏電站平穩運行了50多天,截止到上周三累計發電量達15萬度,等價節約標煤約60噸,平均每天節煤1.2噸。在上周舉行的光伏發電政策宣傳工作會上,禪城區經促局負責人介紹了位于華南電源創新科技園的這座光伏電站的運行情況。 事實上,作為禪城首座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其意義遠不止節能環
行業巨頭相繼落戶 禪城發力光伏產業 今年3月,禪城首個分布式光伏發電站進行了批前公示,由國內電源行業巨頭廈門科華恒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華恒盛”)的子公司佛山科華進行建設,而這距離佛山科華簽約落戶禪城只有半年時間。
作為UPS(不間斷電源)巨頭,科華恒盛最為人所熟知的是在國內UPS領域的領先地位—連接14年排名國內第一位,但較少人知道的是,從2008年開始,科華恒盛就開始走上了轉型之路,在原有的UPS業務之外拓展出云計算數據中心、光伏風電新能源兩大業務板塊,后者的業務比重甚至超過50%。
佛山科華總經理鄧鴻飛介紹,拓展光伏業務是出于產業鏈延伸的考慮,“光伏里面最核心的東西是逆變器,把直流電換成交流電,而UPS的功能則是反向的,把交流換成直流,道理是一樣的。這幾年下來很多做逆變器的廠家,客戶會更趨向于選擇原來做UPS的,因為質量有保證,技術經得起考驗。原來沒有做過UPS的,現在來做逆變器,質量方面是難以保證的。”
以此為突破口,科華恒盛逐步發展成為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的方案提供商,掌握了多項自主研發技術。通過與華南電源創新科技園進行合作,建造了禪城的首座分布式光伏發電站。
據了解,首個光伏電站由8800塊電池板組成,鋪設在華南電源創新科技園的18棟建筑屋頂上,系統采用科華自主研發生產的光伏逆變器、匯流箱、智能配電柜、低壓變壓器和智能監控系統等產品。項目裝機容量2.2MW(兆瓦),每年發電量超過220萬度,每年可減排標煤704噸、二氧化碳1830噸、二氧化硫20噸,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鄧鴻飛表示,這個項目應用了佛山科華的許多先進技術,除了可以滿足園區所有企業的用電需求外,還將按照國家鼓勵的“自發自用,余量上網,電網調節”的原則,把園區用不完的電并入電網。
在項目設計之初,為了實現節能減排的目的,佛山科華在此項目中應用了多種節能技術和方案,包括分布式光伏發電自發自用余量上網、微網儲能發電、電能質量能耗管理、風光互補LED路燈、工業和商業智能用電節能等,都是先進的技術和方案。
事實上,禪城光伏產業的發展還要更早一些,去年3月,由南方電網綜合能源有限公司與佛山市公用事業控股有限公司聯合出資組建的佛山綜合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的主要業務包括光伏發電、建筑節能、工業節能以及綠色照明。
“成立到現在約一年半時間,我們在光伏發電、建筑節能兩塊業務領域發展較快。”佛山綜合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蔣國強介紹,公司業務范圍遍及大佛山各個區域,包括與美的集團合作,建成了目前亞洲單個廠區最大的分布式光伏示范項目,“我們的計劃是未來5年建成500兆瓦的光伏發電站。”
而在本月初,科力遠華南總部也落戶禪城,這家國內新能源電池巨頭業務范疇同樣涉及光伏產業的下游應用。可以預見,隨著幾大光伏巨頭的落戶,禪城的光伏產業發展將邁上快車道。
作者:孫景鋒 來源:南方報網—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