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3日通過驗收并網發電以來,禪城首座分布式光伏電站平穩運行了50多天,截止到上周三累計發電量達15萬度,等價節約標煤約60噸,平均每天節煤1.2噸。在上周舉行的光伏發電政策宣傳工作會上,禪城區經促局負責人介紹了位于華南電源創新科技園的這座光伏電站的運行情況。 事實上,作為禪城首座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其意義遠不止節能環
推動光伏產業發展還需邁過哪些坎? 禪城區經促局相關負責人區海港介紹,為了推動光伏產業的發展,禪城區從政策、融資等各方面都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并配套國家、市扶持資金合計570元/千瓦,支持所有用電戶開展含光伏發電項目在內的電力需求側項目。
此外,政府還加強了對重點用能企業節能降耗任務完成情況的監察力度,鼓勵企業加大節能改造投入的同時,對單位產品能耗超限企業嚴格執行不低于5分錢/度電的懲罰性電價政策。
對于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建設方來說,資金的籌措是一個問題。由于一次性投入較大,回收周期長,對建設企業會帶來很大的資金壓力。目前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和金融機構的支持下,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的建設擁有了較為寬松的金融環境,“我們的項目獲得國家開發銀行的支持,整體融資成本比較低。”焦衛軍介紹。
除此以外,為了促進生產企業與光伏電站建設方的對接,禪城區政府經常會把這些企業組織起來,為企業之間搭建起溝通交流的平臺。區海港介紹,在上周舉行的宣傳會上,就成功撮合了兩個項目的順利對接。
雖然政府從各方面給予了扶持,但蔣國強認為,目前禪城推廣光伏產業仍面臨著一些難題有待解決,“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建設首先要解決場地問題,目前主要建設在民居屋頂、工業廠房,以及城市的河堤、荒坡等公共場地。”
他表示,相對來說民房屋頂面積小,發電量有限,大規模推廣條件還不成熟。而工業廠房面積很大,最適合建設光伏電站,但目前禪城的很多工業廠房屋頂老化嚴重,承重能力不符合建設要求,如果要鋪設光伏電站就需要對一些屋頂進行改造,這就增加了光伏電站的建設成本。
對此,他建議政府要全面推廣分布式光伏電站,需要在政策上做一些引導,“要對現有的屋頂進行改造成本會很大,但對于一些新建項目,包括目前大量出現的城市綜合體或者是一些新的廠房,政府是否可以在項目設計階段對這些項目的設計提出要求,讓它能夠符合光伏電站的建設要求。”
作者:孫景鋒 來源:南方報網—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