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鼎城2008小區屋頂裝有光伏發電系統、陽臺裝有太陽能熱水器,實現了建筑光伏光熱一體的應用。 一場關于光電建筑如何發展的座談會10月19日在山東省煙臺市召開。行業協會負責人、光伏企業、開發商、媒體記者圍繞光電建筑項目建設發表了各自看法。 
住進新房省電費還能賣電錢,鼎成小區搶手 “居民用不了的電可以賣給國家。”減少電費、居民用不完的電還可以賣掉賺錢,這一特點使得煙臺鼎城2008小區的四棟樓在銷售過程中很是搶手。同時,據介紹,這四棟樓每棟建筑面積約1萬平方米,工程造價3500萬元左右,每座樓頂安裝20KW太陽能光伏系統只增加了造價50萬元,僅占總造價的1.43%。銷售的順利和成本的經濟讓項目資金快速回收,大大減少了財務成本,實現了百姓和開發商的共贏。
建筑光伏發電:五六年可以再造一個三峽 在市場中應用未知技術不是跟著感覺走就可以緊抓住夢的手。商業的風險總是讓開發商慎之又慎。煙臺鼎城2008小區的建筑光伏光熱一體化項目得以落實,源于多年來對太陽能應用與建筑結合的潛心研究和市場調查。
項目負責人表示,屋頂太陽能發電目前國內外多為附著式BAPV模式。這種方式是在原屋頂加裝太陽能發電方陣,必然要破壞原屋面結構,還需作防漏水處理,采用發電屋頂技術,不僅可節約屋頂建造費每平方米400 600元,還增加了建筑的整體性,使建筑物更加完美。
他同時表示,從光熱建筑一體化來講,目前我國太陽能熱水器市場較太陽能發電更為成熟,深為老百姓所接受,但更多的是安裝在屋頂上,其使用方法根本不適用高層建筑,沒有可供安裝的位置,而這種錯落無序的安裝,從高處看也破壞了建筑美,與環境極不和諧,也無法與建筑集成一體。
“當前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大力支持建筑屋頂太陽能用戶側發電,部分省市也出臺了新建建筑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強制性政策,根據現階段我國太陽能產業狀況,未來城市小區建設太陽能綜合應用的新模式是一個完全可操作實施的項目,市場前景很好,也是在建筑節能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采用的技術措施。”項目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正處在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我國既有建筑達400億平方米,同時每年新建16億到20億平方米,以新增16億平方米平均樓層為20層來計算,其屋頂面積為8000萬平方米,考慮到屋頂南北坡和其他因素若實際只利用1/4,即2000萬平方米,按每平方米可安裝140瓦太陽電池,則每年可新增太陽能發電的功率容量280萬千瓦,僅此項5到6年即可再造一個“光伏三峽”。
作者: 來源:中國建設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