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歐洲各國提升核心競爭力、保障能源持續供應、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戰略舉措。歐洲可再生能源以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為主。截至2013年底,歐洲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占總裝機容量的33%。風電裝機容量約1.2億千瓦,能夠滿足約8%的電力需求,德國是歐洲風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其次是西班牙
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歐洲各國提升核心競爭力、保障能源持續供應、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戰略舉措。歐洲可再生能源以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為主。截至2013年底,歐洲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占總裝機容量的33%。風電裝機容量約1.2億千瓦,能夠滿足約8%的電力需求,德國是歐洲風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其次是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光伏裝機容量超過8000萬千瓦,能夠滿足歐洲約3%的電力需求,德國是歐洲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發電市場,其次是意大利、西班牙、法國。
2008年12月,歐盟發布了“20-20-20”戰略。根據各成員國2010年提交的國家行動方案,2020年歐盟風電裝機容量將超過2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將超過9000萬千瓦。近期,歐盟又提出了到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基礎上減少80%-95%的宏偉目標,并發布了《2050歐盟能源路線圖》,因此發展可再生能源將繼續成為歐盟能源戰略重點。
歐洲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政策及特點 歐洲各國由于政治傳統、政策框架不同,因此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政策并不存在完全統一的模式,但從應用范圍來看,政府強制要求電網企業在一定期限內按照一定電價收購電網覆蓋范圍內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固定上網電價政策(Feed in Tariff)是應用最為廣泛、最常見、最為成功的電價模式。
目前,歐盟28個成員國中有20個國家實行固定上網電價政策,此外,英國、意大利和馬耳他對特定類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也實行該政策。固定上網電價政策起源于德國,其最初形式是政府直接明確規定可再生能源電力的上網電價,包括德國、法國、愛爾蘭、希臘等11個歐盟成員國就是采用這種政府定價的方式。在借鑒德國等歐洲國家經驗的基礎上,我國也對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制定和實行標桿上網電價政策。
為了鼓勵可再生能源參與市場競爭,一些實行電力市場機制的國家將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與市場電價掛鉤,為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提供了另一種上網電價機制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可再生能源電源與其他常規電源一樣參與競價上網,政府在其結清電價的基礎上,對單位上網電量給予一定的補貼,可再生能源能源最終上網電價為“市場結清電價+政府補貼”。電力市場電價是持續波動的,政府的補貼額度也會定期進行相應調整,但二者之和與政府直接定價方式下的上網電價水平會保持在基本相當的水平,典型國家是丹麥和荷蘭。為了避免因市場劇烈波動而影響發電企業的收益預期,通常會規定上網電價的上限和下限。
作者: 來源:能源觀察網微信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