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建筑用玻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太陽能光伏中空玻璃分技術委員會(SAC/TC255/SC1)(以下簡稱分標委)換屆會議暨分標委2014年年會在深圳召開。記者在會上了解到,中國的光伏玻璃工業發展居世界第一,而深圳又是中國光伏玻璃工業的重要研發中心,目前光伏玻璃產業已成為深圳6大新能源戰略性
近日,全國建筑用玻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太陽能光伏中空玻璃分技術委員會(SAC/TC255/SC1)(以下簡稱分標委)換屆會議暨分標委2014年年會在深圳召開。記者在會上了解到,中國的光伏玻璃工業發展居世界第一,而深圳又是中國光伏玻璃工業的重要研發中心,目前光伏玻璃產業已成為深圳6大新能源戰略性產業之一,得益于政策的扶持,此行業正在通過制定標準以提升質量,并逐漸恢復新的活力。
近日,全國建筑用玻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太陽能光伏中空玻璃分技術委員會(SAC/TC255/SC1)(以下簡稱分標委)換屆會議暨分標委2014年年會在深圳召開。記者在會上了解到,中國的光伏玻璃工業發展居世界第一,而深圳又是中國光伏玻璃工業的重要研發中心,目前光伏玻璃產業已成為深圳6大新能源戰略性產業之一,得益于政策的扶持,此行業正在通過制定標準以提升質量,并逐漸恢復新的活力。
過山車式發展后絕處逢生 記者了解到,中國的光伏產業近年來經歷了一場過山車式的發展。這都要追溯到2004年德國施羅德政府頒布《可再生能源法》,從那時候開始,就刺激了全球光伏產業的興起。中國光伏產業靠著地方政府的支持,在短短幾年時間內迅速發展壯大,整個產業鏈都賺得盆豐缽滿。然而,在巨額利潤的誘惑下,大量投機跟風導致行業盲目擴張,這個產業開始出現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由于供需不平衡,導致市場迅速惡化,產品價格大幅下跌,甚至有低于現金成本拋售的現象,在資金不足和滯銷的情況下,不少企業難以為繼,被迫退出,光伏業陷入寒潮。更讓人擔憂的是,從2011年開始,歐美相繼對中國光伏產品實施“雙反”政策,以致中國光伏產品進入海外市場受阻,為引導企業走出困境,國家及各級政府積極出臺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多項政策,有消息稱,國家能源局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光伏補貼的實施細則,預計將于年底前出臺,由此進一步打開行業政策利好想象空間。
此外,還由于歐洲市場萎縮,中國的光伏產業轉向亞洲和非洲市場,根據數據顯示,在新興市場中,中國針對日本、印度和南非這3個國家的出口增長尤為顯著。其中,對日本出口12.92億美元,同比增長約3倍,印度同比增長近2倍。最夸張的是南非市場,增長尤其迅猛,出口額達2.5億美元,同比增長22倍。
作者:楊貞晶 傅江平 來源:中國質量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