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中歐光伏爭端的“和解”,絕不是各自禮讓的結果。而是因為談判籌碼的分量足夠。 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已落下帷幕,有關美對華光伏二次“雙反”的問題最終沒能成為席間議題。 而這可能是中國光伏的“不祥預兆”。就在幾周前,美國太
此前中歐光伏爭端的“和解”,絕不是各自禮讓的結果。而是因為談判籌碼的分量足夠。
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已落下帷幕,有關美對華光伏二次“雙反”的問題最終沒能成為席間議題。
而這可能是中國光伏的“不祥預兆”。就在幾周前,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SEIA)副總裁John Smirnow還曾預測,若中美間就“雙反”達成某種類似“價格承諾”的“和解”,其最適合的公布時間便是在APEC峰會上。
彼時,John Smirnow強調,囿于可供化解矛盾的時間已所剩無幾,“若兩周內沒有相關消息披露,那么,中美間通過‘價格承諾’就‘雙反’達成和解的可能性便會大大降低。”
根據美方計劃,美國商務部會在今年12月11日公布對華光伏產品反傾銷、反補貼的終裁結果。而其距今只剩下不足一個月的時間。要知道,美對華光伏二次“雙反”落定,將禍及中國光伏逾30億美元的出口額。
談判結果取決在手籌碼 相對美國二次“雙反”,最具參考意義的案例,莫過于歐盟2012年時對中國光伏發起的那場貿易戰。
在經歷了將近一年的拉鋸戰后,2013年7月,這一可能令中國光伏遭受致命打擊的“中歐光伏爭端”,終于以中方承諾“2015年前,中國輸歐光伏產品價格下限將被設定為0.56歐元/瓦,總量限定為7吉瓦/年”,雙方各讓一步的方式達成“和解”。
或許基于前車之鑒,也基于“價格承諾”的可操作性,在美國對華發起二次“雙反”后,國內業界便希望并著力以同樣的方式(價格承諾),化解中美貿易爭端。
然而,如上文所述,這樣的希望正在漸趨渺茫。
“必須認識到,中歐光伏爭端的‘和解’,絕不是各自禮讓的結果。而是因為談判籌碼的分量足夠。”一位深諳國際貿易規則的業界人士向記者強調,“其實是我們手上的兩張牌,最終把對手逼回了談判桌。其一是對歐盟紅酒的反傾銷;其二是對歐盟多晶硅的反傾銷”。
事實的確如此,在我國商務部正式宣布對歐盟葡萄酒進行“雙反”調查的當天,法國總統奧朗德便提出要求歐盟制定統一對華貿易政策。彼時媒體分析,奧朗德的表態意味著其已充分感到來自國內葡農的壓力;而除了葡萄酒,2012年11月,我國商務部還曾對原產于歐盟的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這則是中國光伏手握的另一張牌。
作者:于 南 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