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國家能源局(下稱“能源局”)的一組最新數據讓市場感到訝異。 “2014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光伏發電并網容量3.79G瓦。”能源局如是公布。 而如要完成全年13G瓦安裝量的預期目標,今年最后的一個半月,電站安裝量將迅速提升,各企業將沖刺并網。 前三季度并網量遠低于預期 能源
四季度將沖刺并網 記者還發現,今年上半年,能源局報出的我國并網光伏發電容量為3.3G瓦,對比前三季度的3.79G瓦可知,7~9月國內僅0.49G瓦的安裝量,這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按道理,第三季度應是各地光伏政策基本落地、安裝并網量逐步攀升的階段,該季度卻異常偏低。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可能是因上半年的(3.3G瓦)數據,不是特別準確,已在今年第三季度末時被能源局下調了。“一個間接的證據是,部分省份的上半年數據,竟然比前三季度的數據還高。”本報記者觀察到,包括山西、內蒙古及新疆等地,數據都有異常。如在能源局已公布的數據中,上半年,山西并網量實際已達180兆瓦,但到了前三季度卻調低至120兆瓦;內蒙古地區的上半年、前三季安裝量也明顯不符,分別為220兆瓦、60兆瓦;新疆地區于上述兩個時間段的安裝量為90兆瓦、48兆瓦。
盡管前三季度數據只有3.79G瓦,相比較為保守的10G瓦全年目標,還有一大截的差距,但廉銳和多位分析師都認為,國內完成10G瓦甚至沖擊12G瓦的可能性還是很大。“雖然分布式電站未必能達到預想的那樣,但在年末,大規模的地面電站,將會涌現不約而同并網的現象。”
光伏電站的并網熱情,從組件供應情況可見一斑。某國內一線光伏組件廠商管理層也告訴本報記者,今年9月底、10月初時,一線大廠如天合光能、阿特斯、晶澳太陽能等幾乎都滿產滿銷,但是二三線的小廠很難拿到訂單。
之所以要在最后階段,各個企業要奮力沖刺并網光伏電站,前述管理層分析,有三大原因:第一是電站投資企業要做年度損益表,因此它在第四季度時要完成更多的裝機,算到當年的財報里;第二,地方政府規劃了電站、給了企業“路條”,希望企業定時裝完;第三,前幾個季度,一線組件廠愿意去海外出貨,寧可去做國外的高價單,不愿做中國的低價單,因而一些電站項目即便在今年上半年、前三季度需要組件供應,也未必拿得到。
作者:王佑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