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一下鈣鈦礦電池的發展,從9.7%的效率開始,固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兩年內實現快速增長,達到20.2%的認證效率。如果把這樣一個電池的電壓損耗降到最低,效率可以達到25%,可以與硅電池比擬。同時對鈣鈦礦材料提出了一定的調整,這是不同鈣鈦礦材料的一個能帶結構示意圖,通過原子替代可以獲得不同帶隙的鈣鈦礦材料。
最后,很抱歉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報告中沒有涉及太多的細節內容。還是要感謝我的學生和合作者們,謝謝大家!
總結(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業委員會主任趙穎教授):
非常感謝樸教授!
我們大家知道,最近我們,在國際上,在短短的從2009年日本的一個教授,他做出第一個鈣鈦礦電池3.8%之后,到目前短短的5年多時間我們鈣鈦礦電池已經做到了國際上最高的現在做到有報道的是19.3的效率,日本人做完三點幾的效率,零幾年做完之后也是無聲無息的,但是樸教授在2010年也就是一年以后,他對日本的教授那個工作稍微進行改進之后,這個效率就變成六點幾了,又經過改進之后達到10的效率,從此之后鈣鈦礦電池在世界得到了迅速發展,有更多的科研人員加入到這個行業里面來。
再次感謝樸教授給我們做的精彩報告,鈣鈦礦電池確實世界紀錄老在變,剛才說變成20.2%,還是經過認證的,鈣鈦礦電池確實進展非常神速,在這里,一方面感謝樸教授,另一方面我們也非常感謝中科院化學所的孟慶波教授他們課題組提供了翻譯,謝謝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