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旬,美國商務部將公布對華光伏產品反傾銷、反補貼終裁結果。中國硅業協會日前宣布,年底將收緊多晶硅加工貿易進口。 “事實上,在58號文出來后,在不到15天的時間里,我國多晶硅進口量就突破了過去一年的進口總量。”一位知名光伏企業高管這樣告訴記者,“其
國家應鼓勵創新企業 此前,也有寄希望于價格承諾等方式進行談判。“但比較難。”趙永紅如是說。
商務部曾就價格承諾進行過調研。“雖然價格承諾后出口量還是能夠保證,但事實上現在配額都用不掉,看上去談成功了,實際上我們并沒有多少好處。”上述光伏企業相關人士這樣告訴記者。
因為有了第一次的經驗,此次“雙反”企業相對提早做出了準備。并且,美國市場不是很大,涉案金額相對比較小。
趙永紅建議企業盡早調整產品定位、策略,這樣不會因為稅率高低而受影響。
“而且這個案子還是有可以突破的地方,可以通過海外設廠。”趙永紅認為,“不買臺灣和中國電池片,那么買其他地方電池片還是可以做的,目前已經有浙江企業在與韓國電池片企業聯系。”
在趙永紅看來,“美國市場有限,而且比較復雜,美國市場相對光伏電價比較低,因此在美國做光伏比較難,而且每個州的制度有所不同,同時美國市場更像是金融市場的玩法”。
美國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FERC)最近公布了10月份新增公用事業級發電量,而光伏項目僅有5個,總計31兆瓦,不到2014年月平均180兆瓦的20%。
事實上,歐美光伏“雙反”后,新興市場發展加速,日本、印度等已經逐漸成為大市場。趙永紅表示:“現在我們市場相對穩定了,已經出現出口同比增長現象,以前同比下降60%—70%,現在呈現出市場多元化。”
“產業肯定是要經歷一些痛苦后才能成長,政府一直保護著就只能按照以前的方法做,未必是什么好事情,雙反對我們的正面意義是什么?在面對雙反時,每家出口的企業都有自己的辦法,促成很多新產品的出現。”趙永紅表示,國家應該鼓勵在這期間有創新的企業,讓其更好地發展下去。
在第14屆中國光伏大會上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呂錦標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制造業的出口在市場,在當前的電力體制、金融體制下,各光伏企業要通過構造不同的商業模式使自身走出困境。
作者: 陳瑋英 來源:中國企業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