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6月國際油價觸及每桶115美元的高點至今,國際油價已經大跌了37%。行業預計,國際油價還將進一步下跌。至明年1月左右,紐約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將下跌至每桶55美元左右,倫敦布倫特原油價格可能跌至每桶60美元水平。對CSP行業而言,我們關心的是,國際油價下跌對光熱發電產業有何影響?在這種情景下,光熱發
Nekhave還認為,“欠發達的光熱發電技術如塔式技術可能更易受到石油價格下跌的打擊,因為對任何一種發電技術而言,發電成本下跌的速度反映了其應用程度,應用較少其成本下跌的幅度就不會太大。”油價下跌可能會導致政府等對新興能源技術的研發投入力度,從而掣肘新興技術的發展。
她補充道,“今天,塔式技術的應用份額還不高,其成本還不足以驅動其快速實現應用規模上的增長。這對于CSP技術的所有門類而言也都是事實,即便是已經有很多應用的槽式技術。它們的成本依然是煤電的三倍還多,比光伏發電還要多出50%左右。”
相反地,Rüdig-Sotomayor認為所有的太陽能熱發電技術都不會受到原油價格下跌的特殊影響。但是,她認為太陽能輔助稠油采收(EOR)技術的應用可能會受到石油價格大幅下跌的影響,因為采收更多石油帶來的收益將越來越小。
她認為,“如果石油價格足夠低,進口石油用于發電的國家可能會推遲太陽能熱發電項目的建設,并在較長時間內維持這一狀態而直到油價重新攀升。但現在來看,石油價格的經常性變化依然是這些國家對太陽能熱發電技術感興趣的驅動因素。”
Rüdig-Sotomayor相信,展望未來,在價格方面,太陽能熱發電的成本將可以與燃油發電相抗衡,但光伏發電和蓄電池成本的下跌將削弱光熱發電的成本競爭力。Nekhaev稱,如果有足夠大的規模,清潔的太陽能產業的未來是光明的,她還指出年太陽輻照能量是目前全球年消耗能源的7500倍還多,問題是如何加以充分利用。如果太陽能可以被有效利用僅僅10%,其就將相當于3000GW的發電裝機,突破性的的技術可以讓太陽能全天候地被利用。我希望給CSP產業的建議是:盯緊CSP的LCOE削減,同時跳出常規去思考如何能夠更高效地將擁有巨大潛力的太陽能加以轉化利用。
在Kost看來,光熱發電的LCOE削減可以通過幾個方面的努力實現,包括最佳的生產工藝,實現大規模生產,優化電站概念和太陽島設計以及材料選擇。他強調應著重提升創新和研發能力,對儲熱技術、運行溫度和電站規模和布局優化等要重點關注。中期來看,行業整合以及新的公司加入這一市場將提升競爭力度,更低的生產成本以及規模化經濟效益將可以得到實現。
總體來看,油價下跌對新能源行業的影響更多地可能在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層面,因為汽車屬于大眾消費品市場,消費者的購車心理會因為油價的下跌而更愿意購買燃油汽車。而對于中國電力市場而言,推廣新能源發電的主要驅動力在于應對環境污染和減排,只要這一目標尚在,太陽能熱發電類的新能源推廣就不會受到多少影響。
作者:Alice 來源:CSPPLAZA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