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是新能源,但新能源卻不等于光伏。風力,生物質能也是新能源。有的人把核電也算作新能源,甚至水力發電。如果在一百年前,后面這個說法無疑是對的,但在存在了一百年后,一種能源如果還被人稱為新能源,似乎這個“新”字更新的速度也太慢了。實際上,水電和核電可以被稱為“清潔能源”,因為它們沒有碳排放,也沒
光伏是新能源,但新能源卻不等于光伏。風力,生物質能也是新能源。有的人把核電也算作新能源,甚至水力發電。如果在一百年前,后面這個說法無疑是對的,但在存在了一百年后,一種能源如果還被人稱為新能源,似乎這個“新”字更新的速度也太慢了。實際上,水電和核電可以被稱為“清潔能源”,因為它們沒有碳排放,也沒有粉塵。但是,至于對生態有沒有影響,那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中華鱘的絕種以及四川這些年頻發的地震,與三峽大壩有沒有關系,一直是個很熱的話題。
與“新能源”對應的,自然是“舊能源”,但由于這些能源還在用,所以說那個“舊”字似有不妥,一般都稱為“傳統能源”。傳統能源指的是煤炭、石油、天然氣。也有人把這三種能源稱為“化石能源”,因為,它們都是從植物或動物在地下經過至少幾千萬年的演變后形成的。
“化石”這兩個字總給人一種“瀕危”的感覺,事實也是這樣。這些“化石能源”的形成可能需要幾千萬年甚至幾億幾十億年,但開采和使用可能只需要幾十年、最多幾百年就會被吃干挖凈。因此,人們自然希望能夠使用一種能源是能夠年年再生的,怎么用也不會用不完。這種期望又誕生了一個新的詞匯,叫做“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力自然算是可再生能源,包括秸稈發電在內的生物質能也算在內了。因為,只要農作物年年生長,秸稈就年年會產生,這當然可以算作是“可再生”。但是,秸稈發電會產生碳排放,會產生煙塵,甚至污染的程度,比煤炭還要嚴重,更不要說與石油天然氣比了。所以,可再生能源未必是清潔能源。
核電其實是不可再生的,而且,作為一種礦物,鈾礦石的含量甚至比煤炭和石油更少,如果各國的核電計劃如期實施的話,能夠用來進行產生核電的鈾礦石會比石油更早地被開采完畢。但核電確實清潔,只要是不發生核事故。三厘島、切爾諾貝利、日本福島核電站,使得人們對于核電站的安全性不再像一開始那樣有信心了。所以,包括德國、日本在內的許多國家,宣布或者暫停、或者永久停止核電站的建設。
對于石油和煤炭資源貧乏的國家,其實對于能源的選擇性不是很多。這些國家,之所以支持和鼓勵新能源,并不是為了應對氣候變化或者防止海平面,而是為了保證自己國家能夠有足夠的能源使用。
1994年到1998年,石油價格從30美元跌到了10美元一桶,讓俄羅斯餓死了二十萬人。到了2008年,又飆升到147美元一桶,把本來好好的世界經濟弄得一塌糊涂,但卻使得美國不少石油公司(包括山姆大叔)手中獲得了充足的美元應對隨后到來的金融海嘯。2009年4月,才半年時間,石油又一度跌到了40美元一桶,讓不少石油輸出國再度出現了財政危機。當然,對于石油凈進口國,石油降價有助于經濟的恢復。石油今年從120美元再度跌破80美元的時候,仿佛有些歷史要重演,所以俄羅斯這個石油輸出大國的總統,普京,才警告一眾石油輸出國,不要讓石油跌倒80美元以下,否則倒霉的就絕對不是俄羅斯一家了。這個威脅,他不是說給其它國家聽的,而是給美國人聽的。
作者:史珺 來源:新浪博客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