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計劃,今天(12月11日)是美國商務部公布對華光伏二次“雙反”最終裁決的日子。而在臨近12月11日的一段時間內,人們并未看到有關終裁的任何官方信息,甚至是在曾被寄望化解矛盾的APEC峰會上,這一話題都沒被提起。
業界據此判斷,中國光伏在美國市
根據計劃,今天(12月11日)是美國商務部公布對華光伏二次“雙反”最終裁決的日子。而在臨近12月11日的一段時間內,人們并未看到有關終裁的任何官方信息,甚至是在曾被寄望化解矛盾的APEC峰會上,這一話題都沒被提起。
業界據此判斷,中國光伏在美國市場的窘境恐難扭轉。市場曾悲觀預測,倘若美國對華光伏二次“雙反”落定,其將禍及中國光伏逾30億美元的出口額。
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在美國“雙反”終裁發布的前夜(12月5日),加拿大邊境服務署正式啟動了對原產于或自中國進口的太陽能光伏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
一位熟悉北美市場的業界人士就此向記者表示,“這其實是連鎖反應。加拿大對中國光伏‘開刀’并不出人意料”。原因大致有二,首先,作為戰略同盟且同居北美市場,加拿大必須跟美國步調一致;其次,加拿大光伏產業的確已從最輝煌時的近百家企業,衰敗
到了如今的十余家。而北美市場預期并未縮減,排擠中國光伏,則市場空缺將主要由加拿大、美國以及歐洲光伏產業補足。
爭取二次“雙反”和解動力不足
正如相關媒體報道,如今中國光伏業界面對加拿大“雙反”、美國二次“雙反”已不如當初那般“亢奮”。但這絕不意味著加拿大、美國市場對中國光伏不重要。
“中國光伏現階段的確可以通過國內及其它新興市場,彌補歐美市場的損失。但長期來看,歐美國家光伏市場具有高成長性,是丟不得的市場。”某光伏企業高層向記者表示,“除此以外,業界漠視接踵而來的‘雙反’,尤其是影響最為惡劣的美國二次‘雙反’還有一個原因:即便通過努力化解了二次‘雙反’
,也無法挽回一次‘雙反’時已定的敗局”。
美國于2012年10月11日公布的一次對華光伏“雙反”終裁結果顯示, 凡出口到美國的中國光伏產品必須繳納18.32%-249.96%的反傾銷關稅,以及繳納14.78%-15.97%的反補貼關稅。
不過,在此前后,中國光伏以“曲線救國”的方式,合理地規避了關稅。企業們紛紛以中國臺灣生產的光伏電池,在國內組裝成組件,再銷往美國。
作者:于南 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