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需要清潔能源提供新動力,更需要企業先行探索路徑,電力企業的實踐典范至關重要。 眾所周知,電能具有清潔、高效、便捷等特點,在國家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加大節能減排力度、防治大氣污染的新形勢下,大力實施電能替代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有責任 敢擔當
長期以來,國家電網公司認真履行“奉獻清潔能源,服務社會發展”的使命,加快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的堅強智能電網,積極支持清潔能源發展,大力推廣
綠色電能。2013年以來,國家電網公司提出電能替代戰略,堅持“政府主導、電網推動、社會參與”,開展“綠色電能
服務萬家---國家電網藍天行動”,為促進節能減排、防治大氣污染發揮積極作用。
實施電能替代戰略的核心,就是倡導“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來的是清潔電”。
“以電代煤”,就是把工業鍋爐、居民取暖廚炊等用煤改為用電,大幅減少直燃煤。我們主動響應國家“整治燃煤小鍋爐、煤炭消費負增長”的要求,推動實施1613個電鍋爐替代煤鍋爐項目,在城市郊區、農村地區推廣家庭電氣化和分散電采暖。發揮電窯爐溫度控制精確、產品成品率高的優勢,在陶瓷、玻璃、金屬熱加工等行業,推廣電窯爐替代燃煤、燃油窯爐項目1300多個。
“以電代油”,就是大力發展電動汽車、港口岸電、電氣化軌道交通等,減少石油依賴。我們累計建成400座充換電站、1.9萬個充電樁,具備4.6萬輛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能力。山東青島和臨沂的電動公交車比例達到10%以上,每年替代燃油2260萬升。在天津、山東、江蘇、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區,推動實施港口岸電,為停泊在港口的船舶供電,應用電動設備代替碼頭燃油裝卸設施,實施項目900多個,每年替代燃油3.6萬噸。
“電從遠方來,來的是清潔電”,就是通過特高壓電網,把我國西部、北部的清潔電能、富余電能大規模輸送到東中部地區,減少東中部地區污染排放;把周邊國家的電力大規模輸入我國,減少國內污染排放;實現我國從以化石能源為主、清潔能源為輔,向以清潔能源為主、化石能源為輔的能源戰略轉型。
在實際工作中,國家電網公司有關單位為推動電能替代做了大量努力,取得了顯著成效。積極為電能替代項目提供綠色通道服務,在業擴報裝、電網配套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大力拓展港口岸電、居民電采暖等新技術領域,擴大以電代煤、以電代油的深度和廣度。努力爭取支持鼓勵政策,提高電能替代的經濟性。積極創新項目運作方式,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實施電能替代項目,推動建立電能替代廠商聯盟,在四川省利用豐水期富余水電替代燃煤自備電廠發電,探索利用低谷棄風電量為北京電采暖項目供電。2013年以來,我們累計推廣實施電能替代項目1萬多個,實現替代電量566億千瓦時,相當于在消費端減少直燃煤271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826萬噸,減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等354萬噸。
電能替代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參與。當前,用能企業和廣大民眾消費清潔能源的意識還不強,電能替代還沒有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支持電能替代的用電價格、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政策還很缺乏,對降低電能替代項目投資和運營成本,還缺少有力舉措;電能替代的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還有待加強。
未來,國家電網公司將認真貫徹國家節能減排和防治大氣污染的要求,充分履行作為國有骨干能源企業的社會責任,堅定不移的推動電能替代戰略實施,促進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順利轉型,力求實現清潔發展、友好發展,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做出更大貢獻。
(作者系國家電網公司營銷部副主任)
作者:徐阿元 來源:能源評論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