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發電》雜志:基于電網與新能源融合的角度,您認為未來智能電網的核心技術是什么?
盛劍明:我覺得,智能電網的核心,就是可以隨時隨地根據需要任意地搬運能量。
但智能電網的發展,則應該是一個逐步的過程,先要解決好現有電網的電能質量管理的智能化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把原有的一些傳統打破,以實現能量的自由流動。
目前電網中存在的質量問題,首先就是諧波污染,這在越發達的城市越突出,特別是節能燈、變頻器節能、空調、IDC機房等的大量使用,帶來了大量的諧波問題。其次是功率因數,也是絕大多數用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還有就是三相不平衡,由于許多用戶使用的都是單相電,加上負載是動態的,因此三相之間很難保持平衡,這在農村更明顯、問題也更嚴重。
對于這些問題的解決,現有電網技術基本上是被動的、非智能的,三相不平衡更是需要通過人工來調節,這對電能質量的管理效果可想而知。
而我們通過最新的電力電子技術的創新和融合,用一個ASVG產品就能把上述電能質量的所有問題全部解決掉,包括諧波治理、無功補償、三相不平衡和低電壓問題,而且這種解決方案是智能化的。
比如補償無功,傳統的方式是根據電路的設計大概估計有多少無功,然后投切一個功率相當的電容柜來解決,但由于負載是隨時波動的,這種投切的解決就不是那么徹底。我們的解決方案則包含有智能監測部分,可以隨時隨地監測到電網中無功需要補多少,需要補的是容性的還是感性的,并在毫秒間做出反應,自動調集系統中的能力來補充和平衡。
我們的這些產品,無論是無功補償,還是諧波治理以及三相不平衡解決方案,都是自動化的,都是隨時監測、隨時解決。這種不管負載怎么變化,都可以根據需要自動調配能量的智能化技術,其實就是能量搬運的概念。
這樣一些基于新能源和電網智能化融合的技術,可能正是未來的智能電網最需要的的解決方案。這是一個系統,包括硬件和軟件。 我們認為,智能電網的發展與新能源的廣泛應用是分不開的,這將形成一個把各種資源連接到一起的智慧化的能量網絡。在其中,所有的電源和用戶就像神經元一樣,可以發電,也可以消耗電,可以并網,也可以離網運行,互相不影響,又互相連接在一起,其間能量的流動,則是智能化、智慧化的。